美元换人民币  当前汇率7.27

储存装置传输技术演进与市场趋势

* 来源 : * 作者 : * 发表时间 : 2014-11-21

高速周边/储存装置传输技术演进与市场趋势

串列化高速SerDes电路,不仅应用于CPU与PCH、周边元件之间的PCI Express汇流排连接,也应用在SATA、SAS等储存装置介面,并且随者M.2、SATA Express、NVM Express等新规格介面的出现,呈现SATA与PCI Express靠拢合流之势;而外接周边汇流排则是USB与Thunderbolt相互竞逐,前者将在新的USB 3.1规格中纳入频宽加倍、AV支援与新型态连接头;后者则在已纳入PCI Express、DP与GP I/O控制下,以频宽倍增的方式好整以暇…

储存介面市代演进 PCIe终成最后依归

从80年代PC/NB的主流储存装置-传统硬碟,也就是由5,400rpm、7,200rpm主轴马达与碟盘、磁臂等机构组成的读写储存装置,起初搭配硬碟传输介面,从最早的ST506、ISA Bus/IDE介面(33MB/s),到后续Ultra DMA mode 0~6规格,传输速率来到了133MB/s,也并列式ATA(Parallel ATA)传输规格的上限。

SSD储存装置介面/尺寸规格演进,从SATAⅡ、SATA6G、SATA Express、M.2到NVM Express朝向PCI express发展。

SSD厂商以PCIe 2/3 x4规格,开发高效能SSD控制晶片、 HBA附加卡,以及NVMe介面的2.5吋SSD硬碟。Marvell/Intel/Micron/HGST

1995年CompactFlash (CF)卡推出,传输速率仅8.3 MBytes/s,1999年Secure Digital(SD)记忆卡,以25MHz、4bit的SPI介面与2颗Flash晶片的限制,传输速率从12.5MB/s起跳;而CF卡因尺寸较大,可容纳4颗Flash晶片,加上所采用的CF介面源自PATA/IDE,因此伴随着NAND Flash制程与速度的快速演进,CF记忆卡传输速率呈现百倍速起跳,进而朝向其读写速率上限133MB/s(约866X)迈进。

而后来Compact Flash 6.0更对非Intel的他厂南桥或附加IDE主控晶片,定义出UDMA mode 7的167MB/s传输规格,预留了约CF 1100x上限的速度余裕。因此至今仍有不少专业单眼数位相机,仍保留Compact Flash记忆卡的规格支援与插槽。

在2003年1月英特尔推出串列化的Serial ATA(SATA)Rev 1.0a规范并大力推动下,传统硬碟介面从PATA开始转移到SATA,传输速率从150MB/s(1.5Gbps)开始起跳,2003年PCI-SIG首度介绍PCIe 1.0a,单线道(1x plane)传输速率达250MB/s(2.5Gbps)。

2006年SATA Rev2.0推出,速率提高到300MB/s(3Gbps),2007年1月PCI-SIG发表PCIe 2.0规范,单线道(1x plane)传输速率进展到500MB/s(5Gbps)。

2008年6月SATA Rev 3.0(SATA6G)介面规格推出,最高速率提升到600MB/s(6Gbps),2009年JEDEC制定SATA Slim(MO-297A),同年9月SATA-IO组织推出mSATA介面,到2010年PCIe Gen3推出,提供单线道1GB/s(8GT/s)。

2011年出现SATA Express介面,其规格上沿用原先的SATA Connector,改成2组7pin SATA Port连接器+4pin Power的针脚定义,能跟现有SATA埠接头相容共存,并可安插两条连接线;若插入SATA Express的公接头时,则切换成以PCIe介面方式运作。SATA Express设计了x2双线道、双向多工串列讯号,其最高传输效率可达2GB/s(PCIe 3.0)。

2012年Intel推出M.2(NGFF)介面,起源于2012年IDF发表的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 (NGFF)介面─针对Ultrabook、Tablet所设计的SSD附加卡标准。M.2分为做SSD快取的Type 2242 SSD Cache Slot B(22mmx42mm)、纯SSD附加卡模组的Type 2260 SSD Slot C、Type 2280 SSD Slot C,还有Type 22110 SSD Slot C。

伴随着NAND Flash制程技术的精进,而当前不少采16颗Flash晶粒设计的SATA6G SSD固态硬碟,已经出现单碟循序读写效能无法冲高突破600MB/s的介面瓶颈;而无论是ONFI或三星独家的Toggle mode的DDR2、DDR3的NAND Flash颗粒介面读写技术,单通道传输速率已从400、533跳跃至800MB/s,长期做为储存介面主流的SATAⅢ(SATA 6G)规格以不敷所需,更高速的PCIe 3.0成为储存装置下一波打通任、督二脉的新兴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