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 II封测
DDR II封测产业
◆定义
DDR II (Double Data Rate II) SDRAM是由JEDEC(电子设备工程联合委员会)定义的一种全新下一代DDR
SDRAM记忆体技术标准的名称,与之前的DDR技术相比,DDR II最大特点是采用4-bit Pre-fetch技术,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记忆体频宽,从而突破运算瓶颈。从目前DDR
II记忆体标准来看,记忆体厂商针对一般电脑市场的DDR II将会推出533MHz、667MHz甚至到800MHz不同频率的产品。与DDR相比,DDR II也有着诸多优势∶首先,DDR
II记忆体拥有4bit的数据预读取能力,而DDR记忆体则只有2bit的数据预读取能力,虽然与DDR一样,都采用了在时钟的上升延和下降延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模式,但是在同等核心频率下,DDR
II拥有两倍于DDR的数据传输率,这样DDR II就拥有更高的预读系统命令数据能力,并可以简单地获得更为完整的数据传输能力。
◆封装形式
在记忆体的封装形式上DDR II使用FBGA (Fine-pitch Ball Grid Array)形式也优于DDR记忆体的TSOP (Thin
Small Outline Packaging)的形式,FBGA封装由于晶片底部的空间较为宽大,可以在保证引脚间距较大的前提下容纳更多的引脚(一般来说DDR为184
pin、DDR II为240 pin),可满足更密集的信号I/O需要,这对DDR II而言是必须的。此外,FBGA封装还拥有晶片安装容易、电气性能更好、信号传输延迟低、允许高频运作、散热性卓越等许多优点,因此成为DDR
II主要的封装方式。目前实务上DDR II有两种封装形式:如果数据传输为4 bit/8 bit,则采用64-ball的FBGA封装,若数据传输为16 bit,则采用84-ball的FBGA封装。
FBGA封装技术的应用,更是为记忆体的封装技术升级带来了一次革命,在DDR时代,UTT或称ETT (Untested,未经测试的DRAM)颗粒在整个DRAM产业发展史中,可以说是从未缺席过,上游厂商在其生产DRAM颗粒的过程中,只要继续投片下去,便难免会有UTT (ETT)颗粒出现,这也成为DDR时代记忆体行业一个事实,不过进入DDR II时代后,由于在速度及散热上的需求,经过DRAM厂、OEM厂及Intel讨论之后,认为DDR II必须改采FBGA封装模式,才能让DDR II颗粒充分显现出其应有的效能,这也就意味着,在DDR II时代,对于向来习惯采用UTT (ETT)的生产厂商而言,将会是一大挑战。

◆测试
在DDR
II测试方面,主要为Advantest T5593与Advantest T5588两种型号的的测试设备,有了T5593/T5588的设备,DDR II的function与Speed中时脉频率皆低于500MHz,可以沿用之前DDR的T5585或T5581即可,但是DDR
II data rate资料传输时脉高达533MHz以上时(甚至到1GHz),就必须使用T5593或T5588,才能严格筛选出真正能达到DDR II所要求的时脉频率,不过由于DDR II测试机台每台售价高达1.5亿元~2亿元,除非是已经确定上游订单来源或是公司规模较大者,否则资本支出过大对中小型公司将是沉重的负担。此外,在测试时间方面,因DDR II产品属于新世代产品,所需测试时间可能较一般DDR长,初期恐将达到1000秒以上,也使得DDR II的成本较DDR高出许多。

◆成本差异分析
全球DDR II合约及现货价自05年起便难逃一路下跌的走势,由于Intel先前对于DDR
II市场接受度评估过于乐观,加上本身所支援DDR II晶片组亦无法如期且足量交货,造成DRAM厂DDR II产能严重过剩,甚至自第三季起陷入报价跌至比DDR还低的窘境。DDR
II与DDR合约价落差持续扩大,从9月价差不到4%,一路拉高至近10%,直到12月下半旬才略见价差缩小,但已造成DRAM厂极大损失,只能仰赖降低制造成本,并将产能转进其余非DDR
II产品,藉以维持整体获利,而随着国外主要DRAM厂纷将产能转进NAND Flash以及台湾DRAM厂转回目前依然是市场主流规格的DDR,使得近期DDR II产能获有效控制,库存亦渐消化,因此未来DDR
II价格若逐渐走向合理,厂商愿意大量生产DDR II,才能使DDR II真正成为PC市场主流规格的记忆体。

◆国内DRAM测试厂商概况
若以国内能够测试DDR II的厂商来看,以力成的机台数最多也最完整,主要因为上游客户Elpida的DDR II出货较国内DRAM厂商快,因此配合DRAM厂扩充测试机台产能,预估力成06年资本支出达55亿~60亿元,约有6成用在终端测试,其中8成为DRAM测试、2成为Flash测试,主要Elpida及新客户茂德都将进阶到90奈米,且06上半年陆续有新12寸厂开出DDR
II产能,因此为因应客户需求而扩充,不过由于测试价格除了取决于DDR II测试机台本身的供需情形之外,DRAM的价格走势也是影响测试价格的关键因素。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