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回顾及短线分析预测
上周回顾:
DDR1方面继续受到海外炒家的热捧,价格继续承接前一周的反弹走势,64MbX8颗粒的价格周末价格小幅升到4.78美金附近。而DDR2继续受到供应充足影响,价格出现轻微下跌,但是市占率仍在缓慢增长。Nand Flash的价格继续底部震荡,市场需求开始轻微好转,底部特征越发明显,筑底目前并未结束。
下周分析与预测:
DDR1:
对DDR1下周走势,我们基本维持原有的观点不变:
1)UTT 32MbX8 DDR1的价格在2.40-2.50美金区间附近已经处于顶部区域,未来达到或超过此区间的顶部(2.50美金)的机会都不大;而64MbX8 DDR1在4.80-5.00美金,即为高危区域,继续向上的空间也和机会也均不大。
2)下周极有可能就是本次DDR1价格上涨后最终触顶的时间,就是说下周DDR1的价格将可能是今年的最高点。由于DDR1的价格一直在高位震荡,目前已有迹象显示供应开始有所松动,所以下周的价格触顶的几率较高。
3)我们维持六月中旬附近 DDR1将会维持相对强势的研判,中旬后DDR1开始逐步步入缓慢调整期,也就是说七月前DDR1的价格仍会维持目前的区间震荡走势,但走势会逐步转弱。
4)但由于下周DDR1价格极大可能会产生今年的最高点,操作上未来两周要十分小心,尤其库存水位要尽量压低。
DDR2:
尽管上周现货市场出现DDR2供应略微增多的情况,价格也出现轻微下跌,但是受到DDR2销量持续增长的支撑和DDR1价格上涨的影响,DDR2总体仍会维持区间盘整走势。相信下周DDR2的价格总体至少会维持这种走势,上下空间都不会太大。
操作上维持原有建议,可以适当逢低补仓,波段操作,并保持3-5天的库存不失为一个稳妥的防御性操作手法。
Nand Flash:(维持原有观点不变)
Nand Flash的价格走势逐步趋稳,理论上中线底部已经形成。下半年需求是否会如约而至将成为关键,短线下周仍会维持底部区间震荡走势。目前三星的态度还是比较正面,对六月上旬的合约价也是维持总体微幅上扬的态势。
因此我们建议操作上继续适当采取积极态度,正常经营者建议可逢低开始考虑适当建仓,5月底-6月中旬维持1/3-1/2仓位,逢低建仓至1/2位,逢高则减仓至1/3仓位,保持波段操作,正常经营。
上周的市场炒作热度维持在70分水平(满分100分),市场需求同期正常水准,但关注指数维持降至80分水平,市场基本处于健康水准,成交量上升为75分水平。
|
品 牌 |
型 号 |
价格区间 |
预测走势 |
|
二线品牌 |
512MB DDR2 533 8C |
RMB250-300 |
稳定的区间震荡走势 |
|
Hynix |
512MB DDR400 8C |
RMB305-330 |
稍偏强的区间震荡走势 |
|
Hynix |
1GB DDR400 16C |
RMB610-660 |
稍偏强的区间震荡走势 |
|
UTT/ETT |
512MB DDR400 16C |
RMB305-330 |
稍偏强的区间震荡走势 |
我们的短线判断是:
DDR1:
- 下周DDR1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将会是今年的最高点。短线已经没有任何炒作的价值和空间,剩下的几乎都是风险,建议维持正常经营即可,目前的价位不具有投资价值。
- 我们维持6月中旬前DDR1维持强势的判断。而6月底前仍会维持高位区间震荡,7月开始后价格才会缓步走软。
- 7月开始价格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价格下跌的机会大增。
- 就资金和库存而言,DDR1的压力越来越大,高价位难以维持到7月。就此我们认为价格在7月开始走软的几率大增。
- 短线目前经营上仍要坚持每逢回调到低点(止跌点)即加大库存的策略,逢高则以减磅为主的短线操作路线,即波段底部加大库存,区间顶部出货为主,没货时区间顶部出多少进多少的保守操作策略。
DDR2:
受DDR2供求关系出现短暂轻微失衡及激烈竞争影响,DDR2的价格上周维持偏软区间震荡走势,但相信未来短线向下空间还是不大。而DDR1价格的上升,导致DDR2与DDR1的本已缩小的价差反而增大了,这对DDR2的走势有正面作用。- 由于受到Intel预计7月调降CPU的价格和AM2上市的双重影响,预计下半年对DDR2的需求将会持续升温,有一定的上升的机会和空间,尽管速度较为缓慢。我们维持原有的建议,即维持正常经营前提下,未来短线可以适当逢低吸纳,继续逢低维持7-10天库存的前提下,并视情况进行波段操作,即低吸高抛。
Nand Flash:
Nand Flash的中线的下跌空间有限,中线的底部已经基本形成,未来主要视需求状况再选择最终突破的方向。目前短线可以逢低适当介入,在正常经营的前提下,逢低可以适当低吸高抛,中线(6月中旬前)可逢低在接近厂家成本区的价位附近吸纳一定的低价库存(20天左右)(尤其针对4G、8G产品,但是对高阶要慎重),以应对未来的可能出现的变化,预计反弹幅度维持在10-20%。但是总体升幅就会受到MLC价格的负面影响,升幅相信不会太大,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史军执笔,仅供参考)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