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回顾及短线分析预测
上周回顾:
DDR1方面上周的价格维持高位震荡走势,供应仍然维持紧张,需求则继续维持在低位。DDR2继续受到供应充足影响,价格继续维持偏软的震荡走势,市占率继续受惠于DDR1价格高企而稳步增长。Nand Flash的价格继续底部震荡,受价格再次下跌刺激,市场需求开始轻微好转,但是总体受到低价MLC产品和月底压力的双重负面影响,筑底时间将会延长,短时间内结束筑底的机会还是不大。
下周分析与预测:
DDR1:
1)64MbX8 DDR1在4.80-5.00美金,仍为高危区域和顶部区域,继续向上的空间和机会均不大。
2)下周DDR1的价格仍会维持目前的区间震荡走势,上下空间均不会太大,这主要是因为需求较差和供应仍就维持紧张关系。
操作上,由于短线的DDR1供求关系维持弱平衡状态,建议维持正常经营,下周逢低适当吸纳(就是每逢价格跌不动的时候即可适当多吸纳将库存增加3至5天的量);逢高减磅为主,仍不建议炒作DDR1。
下周操作上注意的在下周DDR1价格仍将维持高位震荡的情况下,避免追高仍是关键。
DDR2:
DDR2的价格受到来自厂家制程提高、良率上升及转产等诸多因素影响,产能增加明显,加之现货市场DDR2的需求尚不能消化增加的产能,所以上周价格也继续维持下跌也是情理之中的。
但是受到DDR2销量持续增长的支撑和DDR1价格维持高位的影响,DDR2的价格总体仍维持在前期形成的区间内盘整,并未脱离其原有的轨迹。
相信下周DDR2的价格总体至少会维持这种略微偏软走势,上下空间都不会太大,价格就会继续维持在这个大的震荡区间内。
操作上维持原有建议,可以适当逢低补仓,波段操作(逢高减磅,逢低吸纳)的前提下,逢低继续保持7天左右的库存不失为一个稳妥的防御性操作手法。
Nand Flash:
由于月底压力,Nand Flash的价格上周开始又有所走软,但理论上SLC系列产品的中线底部已经形成。
而MLC产品的价格走势由于产品竞争刚刚形成,所以其走势规律尚未完全形成。而需要指出的是MLC产品的成本由于相对SLC低一些,目前的价格距离其成本区仍有距离,所以MLC的产品价格并未达到安全的价位区。
下半年OEM的需求是否会如约而至将成为关键,短线下周仍会维持底部区间震荡走势。由于月底目前的走势较为混沌,一切要等到7月初才会清晰。目前三星、东芝的态度还是比较正面,未来就看OEM的需求了。
因此SLC方面,我们建议操作上继续适当采取积极态度,正常经营者建议可逢低开始考虑适当建仓,仓位继续维持1/3-1/2仓位之间,逢低建仓至1/2位,逢高则减仓至1/3仓位,目前仍不宜满仓操作,保持波段操作思路是维持库存的成本不断下降的唯一可行的方法,即正常经营并维持一定的库存。
上周市场情况汇总:
|
品 牌 |
型 号 |
价格区间 |
预测走势 |
|
二线品牌 |
512MB DDR2 533 8C |
RMB250-285 |
稍偏软的区间震荡走势 |
|
Hynix |
512MB DDR400 8C |
RMB300-325 |
区间震荡走势 |
|
Hynix |
1GB DDR400 16C |
RMB600-650 |
区间震荡走势 |
|
UTT/ETT |
512MB DDR400 16C |
RMB300-325 |
区间震荡走势 |
短线判断是:
2004年前四大DRAM厂的市占率总和为75.6%,2005年为75.2%,显见全球DRAM厂商市占率趋于稳定,同时整体DRAM厂商将呈现寡占的居面,DRAM价格因大幅扩充产能而崩跌的情形将不会出现。
DDR1:
• DDR1似乎还剩下最后一个悬念,就是暑期需求是否能够带动其价格登峰造极?我们认为短线小幅区间震荡可能性偏大,大幅上升的机会还是不大。未来的风险还是大于机会,目前的价位不具有中长线投资价值。
• 针对近期的情况,我们认为7月中旬以前后DDR1的价格维持高位区间震荡的机会较大,7月中旬开始后价格才会有机会缓步走软。尤其7月底价压力大增,价格下跌的机会也增大。
• 短线目前经营上仍要坚持每逢回调到低点(止跌点)即加大库存的策略,逢高则以减磅为主的短线操作路线,即波段区间底部加大库存,波段区间顶部出货为主,没货时,区间顶部维持出多少进多少的保守操作策略,避免追高看涨。
• 7月中旬前后要密切注意供应方的动态,在此期间注意库存水位。
DDR2:
由于CPU价格的快速下滑,短线PC市场不可避免地需求出现观望,但DDR2需求却未见明显萎缩反而呈现总体稳步增加态势。
DDR2的价格上周维持偏软区间震荡走势,但相信未来短线向下空间还是不大,跌破前期的低点的机会渺茫。
我们维持原有的建议,即维持正常经营前提下,未来短线可以适当逢低吸纳,继续逢低维持14天左右库存的前提下,进行波段操作。
Nand Flash:
1. 尽管上周的Nand Flash价格继续跌跌不休,但是我们要讲的是Nand Flash(SLC)的中线的下跌空间有限,中线的底部也已经基本形成,最艰难的时期即将过去。未来主要视OEM需求状况再选择最终突破的方向。
2. 目前短线SLC产品可以逢低适当介入,在正常经营的前提下,逢低可以适当低吸高抛,中线可逢低在接近厂家成本区的价位附近吸纳一定的低价库存(20天左右)(尤其针对4G、8G产品,但是对高阶要慎重),以应对未来的可能出现的变化,预计反弹幅度维持在10-20%。MLC产品的成本相对便宜仍需谨慎对待。
3. 由于行情启动仍需要大约1-2个月的时间,所以SLC已经建立库存的,建议可以持仓不动,并波段操作,即低吸高抛,逢低吸纳,逢高减磅,降低成成本,仓位目前仍要维持在1/2-1/3之间,逢低跌不动时加至1/2,出现小幅反弹时减到1/3,目前还不能满仓。
4. 总体升幅就会受到MLC价格的负面影响,升幅相信不会太大,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MLC产品的介入仍需等待时机介入,预计下跌空间仍有10-20%。
(史军执笔,仅供参考)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