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荣抢攻企业级SSD晶片
慧荣看得远 抢攻企业级SSD晶片
NAND Flash控制晶片厂慧荣科技是亚洲首家赴美挂牌的IC设计公司,与众多原厂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过去10年里,该公司IC晶片出货量累计已达50亿颗。对于今年的业绩成长幅度,慧荣总经理苟嘉章估计约在5%至10%左右,明年的营运应该也会持续增长,中长期目标则是希望在5年内使其年度营收规模达10亿美元。
慧荣的前身Silicon Motion成立于1995年,在2002年与慧亚科技合并后更名为慧荣,2005年赴美国那斯达克上市,当年度该公司的IC累计出货量也突破1亿颗。后来该公司为了在行动多媒体发展进行并购,2007年时并购韩国FCI RF IC设计公司,成为其行动通讯事业部。为进一步扩展在企业固态硬碟(SSD)的版图,慧荣于2015年时也并购中国企业级PCIe SSD业者宝存科技。
公司发展至今,苟嘉章说,慧荣在美国上市,由于相关规范严谨,如果在美国可以生存,可说代表公司能长期经营。该公司一路也历经产品转型期,一开始从SD控制晶片切入,后续虽然比同业晚进入消费性终端SSD(client SSD)市场,但至今市占率扩展得很快。
坚守研发本位 让公司屹立不摇
苟嘉章提到,2002年他回到台湾时,将两家公司合并,当时台湾大约有30多家控制晶片厂,但现在所剩家数大概用五根指头就数得出来。慧荣之所以能屹立不摇,且还继续往前进,首先是公司很清楚自己的生意模式,坚守开发晶片本位,不跟客户竞争。再者,慧荣也对技术扎根。另外,也清楚明白若只跟两岸模组厂往来,存活不了多久,一定要跟NAND Flash大厂合作,并获得其认可,这样才能让其产品线符合市场需求,客户群可扩展到全球市场。
苟嘉章也认为,公司经营必须要能“看见前面一点”,这有赖于与大客户或原厂紧密合作,分享市场方向与下一代产品的规格,而且这会形成正向循环,当合作客户增加,公司往往也能看得更清楚,知道要先准备什么。同时,慧荣与各厂的合作也维持中性关系,对于每家都以诚恳的态度努力争取双方合作。
争取客户信任 落实保密机制
慧荣是独立于NAND Flash原厂之外的控制晶片厂,对于如何能说服多家原厂与其合作,苟嘉章强调,这必须要依靠良好的公司治理,员工有很好的训练且严守保密原则,才能取得各个客户的信任。在合作时,NAND Flash大厂可能最怕自家的机密遭泄漏,所以慧荣要求各部门每位员工都要确实保密,公司内各系统都设有防火墙,让大厂可以放心相信该公司,愿意谈论未来的发展蓝图,并给予机密文件及最新的样品,以利慧荣进行相关控制晶片开发。
为了不负客户所托,确保相关商业机密不外流,苟嘉章指出,慧荣与不同客户合作的团队,会由不同专案人员领导,且位于不同楼层或区块,各拥有的实验室仅有相关人员才能进入。工作人员也要签订保密协议,再三训练遵守流程,如此才能让原厂逐渐相信慧荣。
慧荣不只接受来自合作厂商的讯息,也会回馈互利,苟嘉章提到,公司10年前就建立NAND Flash研究团队,对于每家原厂初始期产品的优缺点等,都会提供详细的报告,这样也使其处在有利位置来发展控制晶片的生意。
看市场趋势变化 提早布局因应
回首来时路,苟嘉章认为,慧荣算是很幸运,一开始加入SD协会,当时业界大多由日本公司主导,台湾也有很多公司想进入存储产业,但没有门路,慧荣就引介台湾业者加入,陆续又引进中国厂商加入,毕竟这块领域也需要更大的生态系统。而以前慧荣约有八成营收是靠SD与USB晶片,但现在相关比重已不到10%。存储市场变化很快,当看见市况可能下滑时,该公司就及早准备,陆续进入eMMC、UFS与SSD等产品领域,且执行彻底。反观台湾有些控制晶片公司,虽然技术也不错,但因为产品布局转移太慢,在市场改变时就成为牺牲者。
对于并购宝存,苟嘉章说,目的是希望切入企业级解决方案,了解中国大陆市场的需求,并评估进入企业级SSD控制晶片的生意。未来资料中心相关的储存产品需求很多,慧荣旗下的宝存也已与中国前三大的资料中心合作,为其量身订做产品。
至于原厂也会培养其内部控制晶片开发团队,苟嘉章认为,要把这当成好事,再大的厂商即使拥有很多研发人员,也不可能什么都自己来,每家NAND厂商的哲学与市场发展不同,他们除了自家的研发团队开发新产品,也利用慧荣的研发资源做一些自己没人力投入的产品,这样慧荣就有机会去贡献,为客户创造价值。原厂也能藉此把研发资源配置在最适当的地方,摆在更高价值的部分,否则若客户自己做案子无法卖更高价钱,但成本还比较高,就没有太大意义。另外,对于还没做到生意的潜在大客户,慧荣还是会持续等待与努力。
苟嘉章说,慧荣的产品布局不分高、低端,只要客户想开发某项产品,就可能需要该公司的服务。资料中心的储存产品成长,为慧荣带来很多机会,开辟了宽阔的蓝海,有些客户需要客制化产品,或是供特殊云端应用,相关案子的比重可能会慢慢越来越高。
对后市有信心 供给增 需求也增
对于NAND Flash市况,苟嘉章评估,今年整体位元成长率约40%至45%,明年成长幅度应会相同,也可能更高,由于供给量更多,明年不太可能会缺货,应当是供过于求的局面。
而NAND Flash进入3D NAND时代,苟嘉章说,每一代产品刚推出时,都需要时间去调整,其中有些就需要控制晶片的支援,来协助补足其缺陷。很多时候原厂会寻求将控制晶片外包, 但当市场缺货时,外包案件就会减少。对控制晶片业者来说,当市场供过于求,或供需平衡时,在价格等方面都会比较好谈。
根据原厂的预测,这两年的NAND Flash供给,产能与位元产出可能都会增加颇多,但需求并没有减少,甚至如果价格跌快些,新的储存产品与应用就会快速成长,整体需求又增加,所以苟嘉章说,不用担心NAND Flash供需状况,而且资料中心是“最大的一个胃”,相关需求在未来两、三年不得了,等5G出来后,会让消费性与云端相关需求达到另一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