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专家:美国不会对华为下死手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19-05-30
美国封杀华为一事仍在持续发酵,有专家指出,美国不会真的“整死”华为,否则国外手机运营商最担心。据香港《星岛日报》5月29日报道,芯片行业专家、英特尔(中国)前董事总经理黄节北京时间5月27日受香港团结基金邀请,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发表演讲,介绍中国芯片工业发展的现状。 黄节在提到华为被美国封杀时表示,不认为华为在封杀之中还能完全靠“备胎”独立生存,华为国产化程度非常高,但有一个(部件)在内地找不到替代就没有办法。
5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签署行政令,允许美国商务部禁止美企购买“外国敌人”生产的电信设备、技术。美国商务部16日将华为及其68个分支机构列入“实体清单”,即禁止华为向美国公司供应商进行采购。
对于美国的技术封锁,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17日在致员工信中说:“多年前公司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数千海思儿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今天,是历史的选择,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
黄节表示,相信美国不会真的“整死”华为,否则国外手机运营商最担心。因为如果没有华为进来做一个鲶鱼(和爱立信、诺基亚竞争),那设备价格就上天了。
同时,他十分赞许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自信态度。并认为美国目的不是真的封杀华为,仅是当下谈判策略,让中美回到谈判桌上。 黄节曾在英特尔任职多年,如今是北京兰璞资本创始合伙人,投资包括芯片企业在内的初创企业。
黄节表示,在中低端电器芯片及手机基带芯片设计方面,中国已经接近先进水平(如华为海思、清华紫光),但在高端设计如CPU(中央处理器)方面还是比较落后,晶圆代工厂离世界最先进水平有三代之远,而高端设备、材料均依赖进口。
黄节指出,中国若想发展芯片产业,就要准备好“十年以上赔钱的马拉松”。芯片是资本密集产业,英特尔每年研发投入是两百亿美元,而中国支持高科技发展的国家级大基金,几年的投资额也只有一千多亿人民币(1元人民币约合0.145美元)。
此外,中国还受制于《瓦格纳协议》,只能从国外购买到落后一代、二代的设备。 不过,中国市场庞大,工程师数量多,经济实力好,总体半导体工业增长率为每年百分之二十,速度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之五,在当今开放的环境中,假以时日一定会缩小和世界各国的距离。
5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签署行政令,允许美国商务部禁止美企购买“外国敌人”生产的电信设备、技术。美国商务部16日将华为及其68个分支机构列入“实体清单”,即禁止华为向美国公司供应商进行采购。
对于美国的技术封锁,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17日在致员工信中说:“多年前公司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数千海思儿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今天,是历史的选择,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
黄节表示,相信美国不会真的“整死”华为,否则国外手机运营商最担心。因为如果没有华为进来做一个鲶鱼(和爱立信、诺基亚竞争),那设备价格就上天了。
同时,他十分赞许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自信态度。并认为美国目的不是真的封杀华为,仅是当下谈判策略,让中美回到谈判桌上。 黄节曾在英特尔任职多年,如今是北京兰璞资本创始合伙人,投资包括芯片企业在内的初创企业。
黄节表示,在中低端电器芯片及手机基带芯片设计方面,中国已经接近先进水平(如华为海思、清华紫光),但在高端设计如CPU(中央处理器)方面还是比较落后,晶圆代工厂离世界最先进水平有三代之远,而高端设备、材料均依赖进口。
黄节指出,中国若想发展芯片产业,就要准备好“十年以上赔钱的马拉松”。芯片是资本密集产业,英特尔每年研发投入是两百亿美元,而中国支持高科技发展的国家级大基金,几年的投资额也只有一千多亿人民币(1元人民币约合0.145美元)。
此外,中国还受制于《瓦格纳协议》,只能从国外购买到落后一代、二代的设备。 不过,中国市场庞大,工程师数量多,经济实力好,总体半导体工业增长率为每年百分之二十,速度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之五,在当今开放的环境中,假以时日一定会缩小和世界各国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