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换人民币  当前汇率7.27

三大因素将影响2020年全球半导体产业走势

* 来源 : EE Times China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0-03-13
顾正书

进入2020年,半导体产业会继续下滑,还是止跌回升?

根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和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发布的最新资料,2019年全球半导体销售总额为4,121亿美元,与2018年(4,688亿美元)相较下跌12.1%,这是自2001年以来全球半导体产业出现的最大跌幅。
从半导体产品类别来划分,记忆体和逻辑元件是最大的两个类别。其中记忆体的2019年销售额高达1,064亿美元,但相较2018年下滑也最厉害,达到32.6% (虽然平均单价下滑严重,但记忆体容量却仍在增加),其中DRAM下滑37.1%,NAND快闪记忆体下滑25.9%。第三大类别是微处理器晶片,2019年销售额为664亿美元。去年的成长亮点是光电元件,销售额增加了9.3%。总之,2019年除了记忆体之外的半导体产品销售额仅下跌1.7%。
从地域划分来看,中国市场的半导体销售占比最大,达到全球的1/3相当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总和,但是中国本土晶片厂商的销售额仅有约400亿美元。中国是全球制造中心,尤其是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需要消耗大量的晶片,但终端产品是销往全球市场的。各区域半导体市场2019年销售皆呈现下滑,分别为欧洲-7.3%、日本-10.0%、美洲-23.8%、中国-8.7%,以及亚太/其他地区-9.0%。
从过去24年来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逐年的上升或下跌幅度变化很大,比如2019年12月销售额达到361亿美元,与2018年同期减少5.5%,但整体销售规模是稳步成长的,变化趋势与全球GDP变化趋于一致。
进入2020年,半导体产业会继续下滑,还是止跌回升?SIA/WSTS的预测是温和成长,预期2020年市场成长率为5.9%,2021年成长率则达6.3%。然而,此预测是根据以下的宏观和微观因素,包括中美贸易达成第一阶段协定、美国-墨西哥-加拿大(USMCA)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以及记忆体价格周期性调整和5G网路带动半导体需求等。

影响2020年全球半导体产业成长或衰退的三大因素

除了国际贸易、记忆体产业周期性调整这两大因素外,中国突然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也为中国和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这三大因素对半导体和晶片的销售各有消极和积极的影响,然而为整个产业带来的综合效应目前还不确定,也许要到今年年中才能比较明朗;2020年半导体市场整体走势和产业销售表现最终是继续下滑,还是有所成长,仍不得而知。以下笔者尝试对这三大因素的一些影响做出分析。
1.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在中国农历春节假期前夕,一场意想不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了…春节假期后复工延迟、城市交通封锁等应急措施,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当其冲的是5G手机换机潮延缓──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020 年春节期间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下滑了50%~60%,目前市场上有近 6,000万支库存。受疫情影响的手机厂商预期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下跌10%;有鉴于市场受到5G换机需求低于预期和肺炎爆发对消费信心的负面影响,郭明錤预计2020年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会较2019年下滑15%,约3.1~3.3亿支。
5G手机销量不如预期,除了对华为和小米等手机厂商带来影响,也拖累晶片供应商。除了高通(Qualcomm)、联发科及紫光展锐等5G晶片供应商外,还有众多的RF前端、功率放大器、摄影机和影像感测器、指纹辨识、显示器驱动IC和电源管理等元件供应商也将遭遇销售下滑。
疫情导致的复工延迟对中芯国际、华虹和台积电等在春节假期间也不停工的晶圆代工业者营运影响较小,这是因为价值昂贵的半导体制造设备折旧快,若利用率不饱和就会让代工业者亏损,因此他们会避免任何非例行停工。但半导体封测业者一般会正常放假和停工,复工延迟与势必会让营运受到影响,延迟对客户的交货期。
至于IC设计业者的新产品研发也许影响不大,但已经量产和供应市场的现有产品会受到整体供应链的拖累,一方面是无法按合约正常交货,另一方面则是会遭遇部分客户缩减订单的情况。
然而,疫情对半导体产业的影响也并非都是负面,例如成长缓慢的医疗设备市场突然爆红,让红外体温检测仪、额温枪、血氧仪、移动式DR、PCR检测仪器和呼吸机等医疗设备供不应求,也使得部分医疗设备应用的电子零件频频缺货。可预期在接下来医疗设备及相关半导体元件市场也会出现高速成长的情形。

2. 中美贸易摩擦
中美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这对全球经济和半导体产业都是一个好消息。世界经济论坛(WEF)最近的评论文章指出,尽管该协议远不能完全解决中美经贸争端及其对世界贸易体系构成的主要威胁,但协定至少让贸易争端暂时“休战”。
全球贸易在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陷入停滞,并导致世界经济成长放缓,与全球经济休戚相关的半导体产业也陷入不确定性和成长趋缓。迄今美国挑起经贸争端的两个重要目标──减少中美贸易逆差、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并未未取得太大进展,美国在限制中国企业取得美国敏感技术方面的成效也不明显。
尽管美国商务部已将约200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名单,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也加强了对中国外来投资的审查,但该政策迄今还看不到任何明显效果。而美国对华为的限制也激发了中国的“国产替代”热潮;例如在华为手机中的美国晶片比例大幅减少、中国产元件比例则开始上升。尽管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2019年中国IC设计业总销售额还不足全球的十分之一,该比例在未来几年可望继续成长。

3. 记忆体产量和价格的周期性调整
记忆体约占据全球半导体销售的四分之一,其价格下滑直接影响全球半导体的整体成长态势;预期2020年DRAM和NAND Flash市场走势和价格波动仍会对全球产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中国记忆体业者产能虽然在全球占比不高,将为全球前三大记忆体厂带来更大的压力。
根据最新调查,从DRAM记忆体市场整体供需状况来看,在历经5季以来的库存调整,2019年第四季DRAM市场仍处于微幅供过于求,即使今年第一季DRAM的拉货状况可能呈现淡季不淡,但供需态势最快仍要到年中才会反转。
预测2020年第一季NAND Flash价格会持续上涨,从用户端需求来看,资料中心客户积极准备2020年新的需求,拉货动能优于预期,预期今年第一季合约价将有所支撑。而在供给面,由于供应商自2019年第二季起已处于盈亏平衡、甚而呈现亏损,不得不调降2020年的资本支出,产能扩张与3D层数提升的时程都较以往保守。统计各厂规划,2020年记忆体容量产出成长仅会略高于30%,是历年来规划目标的低点,加上2019年的供给容量已因跳电事件而下修,连续两年的产出成长幅度都不到35%,将使得2020年全年供需更显吃紧。
从记忆体原厂投资来看,以三星(Samsung)为例,由于全球性经济衰退仍在继续,且大型IT客户对记忆体半导体的需求并未如预期复苏,该公司在2019年对原定投资计划做出调整:包括韩国华城的极紫外光(EUV)专用产线、平泽的Memory 2工厂,还有中国大陆西安NAND 2厂都受到影响。有产业分析师预测,今年三星电子在半导体设备上的投资情况可能与2019年类似,不太可能超过30兆韩圜(约1,768亿元人民币/7,654亿台币)。
中国的记忆体产能是否会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从DRAM供给来看,中国DRAM生产厂商长鑫存储位于安徽合肥,目前工厂仍正常运作、扩产计划仍按照进度,短期不受疫情影响。此外全球前三大记忆体业者仅SK海力士(Hynix)的无锡厂区位于中国境内,距离武汉较远,直接冲击不大,产线正常运作。整体而言目前DRAM生产面实质影响不大,但后续仍须观察整体物流运输系统是否受疫情影响出现物料短缺。
从NAND Flash供给面来看,现阶段长江存储与武汉新芯仍依照年节安排正常运作、严格管制人员进出,但受到武汉封城措施影响,全面复工恐有隐患。长江存储武汉厂目前产能仅占据整体NAND Flash产业投片量约1%,对于市场供给造成的直接影响有限,但若疫情延长,可能影响原本安排在第二季开始的扩产规划。
结语
营收规模高达4,000多亿美元的半导体产业是全球高科技产业甚至全球经济的龙头,其发展趋势对全球GDP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同时也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变化更为敏感;无论是突然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还是持续已久的中美贸易摩擦,都会对全球半导体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些影响并非全都是负面的,对不同国家/地区或产业的半导体企业也会有不同的影响。展望2020年,整体半导体市场将会继续下滑或止跌回升,现在回答还为时尚早,对于身处其中的产业人士来说,从容因应这些变化,仍有可能将负面影响转化为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