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半导体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0-11-18
本文作者微驱科技总经理吴金荣
新冠肺炎重创全球经济,但出乎大家的预料之外,今年全球半导体产业不仅没有衰退,而且还有不错的成长力,尤其是中国台湾地区,各大半导体公司业务鼎盛,产品供不应求,供应链一片催货声,从晶圆厂到封装、测试,产能皆无法应付客户的需求。
今年前三季累积,全球半导体市场的营业额达321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060亿美元,成长5.2%。
通常市场上对半导体产业营业额的统计,都只有计算终端品牌产品,也就是说晶圆代工的产值,通常不会被列入统计。
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中,晶圆代工产业傲视全球,市占率超过60%。
除了晶圆代工外,台湾地区的IC设计产业高居全球第2,仅次于美国。以2019年的统计数字来看,台湾地区IC设计全球市占率为17%,次于美国的65%,略胜于中国大陆的15%。
除此之外,台湾地区也有一些整合元件制造厂(IDM),主要以记忆体相关产业为主,如南亚科、华邦、力晶等,此部分台湾地区在全球的市占率仅约占2%左右。
台湾地区原本在记忆体产业,尤其是DRAM产业有不错的规模,也历经过几次景气循环的考验。
2008年台湾地区DRAM厂合计的全球市占率高达23.2%。然而就在此时,全球DRAM产业陷入不景气泥沼,供过于求,加上金融风暴,全球DRAM厂巨额亏损,无一幸免。从2007年到2008年底为止,全球DRAM厂累计亏损超过125亿美元。
2008年台湾地区的力晶亏损565亿元,茂德亏损361亿元,加上南亚科、华亚科及华邦5家台湾地区DRAM厂,总共亏损1592亿元。不仅台湾地区DRAM厂亏损,日本的尔必达,美国的美光及韩国的海力士亦是大幅亏损,全球DRAM产业一片哀鸿遍野。
危机就是转机,全球DRAM产业陷入泥沼,创造出购并的机会,倘若当时当局能有前瞻的眼界,整合台湾地区DRAM大厂购并宣告破产保护的尔必达,不仅能将台湾地区DRAM产业提升到新的境界,而且可厚植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实力,让韩国的DRAM产业无法像现在如入无人之境,仅美光科技聊备一格与之抗衡。
今年前三季,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的产品产值(IC设计及IDM厂)约为25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09亿美元,大幅成长20.1%,以IC产品产值来看,台湾地区半导体产值约占全球半导体产值的7.8%。以年成长率来看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的年成长率(20.1%)远高于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年成长率(5.2%)。
从台湾地区半导体公司今年前10月的营业额来看,几乎家家创历史新高,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的景气好得不得了。
台积电今年前10月的累积营业额高达新台币1.097兆元,创同期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成长27.7%。台积电是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最亮眼的标竿企业,今年第二季领先全球率先量产5奈米制程产品,在5G、资料中心、边缘运算、人工智慧等应用的推动下,台积电先进制程供不应求,苹果、超微、高通、联发科等公司,积极排队抢占台积电先进制程产能,造成台积电营业额、获利屡创新高。
台湾地区晶圆代工的“二哥”联电,也在市场热络下,营运出现近年来罕见的佳绩。今年前10月,联电累积营业额达1468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21.4%,创同期历史新高。
联电于2017年宣布不再发展10奈米、7奈米等先进制程,固守成熟制程。这几年来,联电的营业额、获利表现并不出色,今年趁半导体景气大好之际,交出不错的成绩单。
IC设计产业方面,台湾地区公司更是一片欣欣向荣,营业额、获利大部分的公司皆有很好的表现。
台湾地区IC设计公司“一哥”联发科,今年前10月的累积营业额高达2562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25.9%,创同期历史新高。
联发科除了受惠于今年5G手机市场快速成长外,电视、笔电等受惠于“宅经济”导致市场热络,对联发科的业绩也有不小的贡献。
联咏为台湾地区IC设计“二哥”,今年前10月的累积营业额高达新台币535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21.7%,创同期历史新高。
联咏是荧幕驱动IC大厂,在“宅经济”的驱动下,联咏业绩大好,加上联咏的系统晶片在电视、安控等应用,也有不错表现,使得联咏业绩能有很好的成绩。
瑞昱是紧追在联咏之后的台湾地区IC设计大厂,今年前10月的累积营业额高达新台币497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26.9%,创同期历史新高。
瑞昱是电脑网路晶片及音效晶片的龙头大厂,加上近年来在真无线耳机(TWS)晶片市场颇有展获,使得瑞昱近年来营业额、获利表现良好,股价也频频创高。
半导体产业的生态链,可分为IC设计、IC制造,以及IC测试及封装。IC制造方面,供应链可分为材料、制程设备以及晶圆制造厂。
台湾地区在IC设计方面有很好的基础,以及不错的市场表现。由于目前IC应用市场有很高的比率在中国大陆生产组装,因此中国大陆IC设计业快速崛起直追台湾地区。
有些研究机构,认为中国大陆IC设计产值已超越台湾地区,不过这是因为统计时,某些IC设计公司归类的差异之故。目前不少国外市调机构,仍将台湾地区IC设计产业产值列为全球第二。
IC制造及IC封装、测试是台湾地区的强项,晶圆代工,台湾地区高居全球第一。台湾地区在IC封装、测试方面,也高居全球第一。
台湾地区晶圆厂的产能,以21.6%占比,高居全球第一。韩国以20.9%的占比,紧追在台湾地区之后。
台湾地区在晶圆制程设备方面,没有耀眼的成绩,主要的设备商为美国、日本。
综而言之,台湾地区在半导体产业有很强的竞争力,IC制造及IC设计方面台湾地区有很不错的表现,名列世界前茅。
新冠肺炎重创全球经济,但出乎大家的预料之外,今年全球半导体产业不仅没有衰退,而且还有不错的成长力,尤其是中国台湾地区,各大半导体公司业务鼎盛,产品供不应求,供应链一片催货声,从晶圆厂到封装、测试,产能皆无法应付客户的需求。
今年前三季累积,全球半导体市场的营业额达321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060亿美元,成长5.2%。
通常市场上对半导体产业营业额的统计,都只有计算终端品牌产品,也就是说晶圆代工的产值,通常不会被列入统计。
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中,晶圆代工产业傲视全球,市占率超过60%。
除了晶圆代工外,台湾地区的IC设计产业高居全球第2,仅次于美国。以2019年的统计数字来看,台湾地区IC设计全球市占率为17%,次于美国的65%,略胜于中国大陆的15%。
除此之外,台湾地区也有一些整合元件制造厂(IDM),主要以记忆体相关产业为主,如南亚科、华邦、力晶等,此部分台湾地区在全球的市占率仅约占2%左右。
台湾地区原本在记忆体产业,尤其是DRAM产业有不错的规模,也历经过几次景气循环的考验。
2008年台湾地区DRAM厂合计的全球市占率高达23.2%。然而就在此时,全球DRAM产业陷入不景气泥沼,供过于求,加上金融风暴,全球DRAM厂巨额亏损,无一幸免。从2007年到2008年底为止,全球DRAM厂累计亏损超过125亿美元。
2008年台湾地区的力晶亏损565亿元,茂德亏损361亿元,加上南亚科、华亚科及华邦5家台湾地区DRAM厂,总共亏损1592亿元。不仅台湾地区DRAM厂亏损,日本的尔必达,美国的美光及韩国的海力士亦是大幅亏损,全球DRAM产业一片哀鸿遍野。
危机就是转机,全球DRAM产业陷入泥沼,创造出购并的机会,倘若当时当局能有前瞻的眼界,整合台湾地区DRAM大厂购并宣告破产保护的尔必达,不仅能将台湾地区DRAM产业提升到新的境界,而且可厚植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实力,让韩国的DRAM产业无法像现在如入无人之境,仅美光科技聊备一格与之抗衡。
今年前三季,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的产品产值(IC设计及IDM厂)约为25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09亿美元,大幅成长20.1%,以IC产品产值来看,台湾地区半导体产值约占全球半导体产值的7.8%。以年成长率来看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的年成长率(20.1%)远高于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年成长率(5.2%)。
从台湾地区半导体公司今年前10月的营业额来看,几乎家家创历史新高,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的景气好得不得了。
台积电今年前10月的累积营业额高达新台币1.097兆元,创同期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成长27.7%。台积电是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最亮眼的标竿企业,今年第二季领先全球率先量产5奈米制程产品,在5G、资料中心、边缘运算、人工智慧等应用的推动下,台积电先进制程供不应求,苹果、超微、高通、联发科等公司,积极排队抢占台积电先进制程产能,造成台积电营业额、获利屡创新高。
台湾地区晶圆代工的“二哥”联电,也在市场热络下,营运出现近年来罕见的佳绩。今年前10月,联电累积营业额达1468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21.4%,创同期历史新高。
联电于2017年宣布不再发展10奈米、7奈米等先进制程,固守成熟制程。这几年来,联电的营业额、获利表现并不出色,今年趁半导体景气大好之际,交出不错的成绩单。
IC设计产业方面,台湾地区公司更是一片欣欣向荣,营业额、获利大部分的公司皆有很好的表现。
台湾地区IC设计公司“一哥”联发科,今年前10月的累积营业额高达2562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25.9%,创同期历史新高。
联发科除了受惠于今年5G手机市场快速成长外,电视、笔电等受惠于“宅经济”导致市场热络,对联发科的业绩也有不小的贡献。
联咏为台湾地区IC设计“二哥”,今年前10月的累积营业额高达新台币535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21.7%,创同期历史新高。
联咏是荧幕驱动IC大厂,在“宅经济”的驱动下,联咏业绩大好,加上联咏的系统晶片在电视、安控等应用,也有不错表现,使得联咏业绩能有很好的成绩。
瑞昱是紧追在联咏之后的台湾地区IC设计大厂,今年前10月的累积营业额高达新台币497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26.9%,创同期历史新高。
瑞昱是电脑网路晶片及音效晶片的龙头大厂,加上近年来在真无线耳机(TWS)晶片市场颇有展获,使得瑞昱近年来营业额、获利表现良好,股价也频频创高。
半导体产业的生态链,可分为IC设计、IC制造,以及IC测试及封装。IC制造方面,供应链可分为材料、制程设备以及晶圆制造厂。
台湾地区在IC设计方面有很好的基础,以及不错的市场表现。由于目前IC应用市场有很高的比率在中国大陆生产组装,因此中国大陆IC设计业快速崛起直追台湾地区。
有些研究机构,认为中国大陆IC设计产值已超越台湾地区,不过这是因为统计时,某些IC设计公司归类的差异之故。目前不少国外市调机构,仍将台湾地区IC设计产业产值列为全球第二。
IC制造及IC封装、测试是台湾地区的强项,晶圆代工,台湾地区高居全球第一。台湾地区在IC封装、测试方面,也高居全球第一。
台湾地区晶圆厂的产能,以21.6%占比,高居全球第一。韩国以20.9%的占比,紧追在台湾地区之后。
台湾地区在晶圆制程设备方面,没有耀眼的成绩,主要的设备商为美国、日本。
综而言之,台湾地区在半导体产业有很强的竞争力,IC制造及IC设计方面台湾地区有很不错的表现,名列世界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