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 海力士预测储存未来:3D NAND 600 层以上,DRAM 10 奈米以下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1-03-30
最近 IEEE 国际可靠性物理研讨会,SK 海力士分享近期和未来技术目标愿景。SK 海力士认为,层数增加到 600 层以上,可继续提高 3D NAND 容量。此外有信心借助极紫外(EUV)光刻技术将 DRAM 技术扩展到 10 奈米以下,以及将记忆体和逻辑晶片整合到同设备,以应付不断增加的工作负载。
SK 海力士首席执行长李锡熙说:“我们正在改进 DRAM 和 NAND 各个领域的技术发展所需的材料和设计结构,并逐步解决可靠性问题。如果以此为基础,取得创新,将来有可能实现 10 奈米以下 DRAM 制程和堆叠 600 层以上 NAND。”
3D NAND 未来将达 600 层以上历史经验早证明,3D NAND 无论性能还是可拓展方面,都是非常高效的体系结构,因此 SK 海力士将在未来几年继续使用。早在 2020 年 12 月,SK 海力士就推出有 1.6Gbps 介面的 176 层 3D NAND 储存器,且开始和 SSD 控制器制造商一起开发 512GB 的176 层储存晶片,预计 2022 年会基于新型 3D NAND 储存器驱动。
几年前 SK 海力士认为可将 3D NAND 扩展到 500 层左右,但现在有信心可在不久的将来扩展到 600 层以上。随着层数增加,SK 海力士及其他 3D NAND 生产商不得不让每层更薄,NAND 单元更小,并引入新电介质材料保持均匀电荷,保持可靠性。
SK 海力士已是原子层沉积领域的领导者之一,因此下个目标是实现高深宽比(A / R)接触(HARC)刻蚀技术。同样对 600 层以上可能还需要学会如何将多层晶圆堆叠。
业界何时才能有 600 层以上 3D NAND 设备及如此惊人的层数将带来多大容量,SK 海力士没有具体预测,不过仅凭 176 层技术就着眼于 1TB 产品,因此 600 层以上产品容量将很巨大。
DRAM 的未来:EUV 低于 10 奈米
与美光科技不同,SK 海力士认为采用 EUV 光刻技术是保持 DRAM 性能不断提高,同时提高储存晶片容量、控制功耗最直接的方法。借助 DDR5,SK 海力士不得不推出容量超过 16GB 的储存设备,数据传输速率可达 6,400GT/s,这些储存设备将堆叠在一起以构建大容量 DRAM。
由于未来的储存器产品必须满足高性能、高容量及低功耗等要求,因此先进制造技术更重要。为了成功发展 EUV 技术,SK 海力士正开发稳定 EUV 图案和缺陷管理的新材料和光阻剂。SK 海力士也在寻求新电池结构,同时透过使用由高介电常数材料,制成更薄电介质保持电容。
值得注意的是,SK 海力士也在寻找减少“用于互连金属”电阻的方法,这表明 DRAM 晶体管尺寸已非常小,以至于触点将成为瓶颈。借助 EUV,晶体管将缩小尺寸,提升性能并降低功耗,接触电阻将成为 10 奈米以下瓶颈。不同晶片生厂商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英特尔决定使用钴代替钨,台积电和三星则选择选择性钨沉积制程。SK 海力士未详细说明抗接触电阻的方法,只是表明正在寻求下一代电极和绝缘材料并引入新制程。
融合处理和记忆体的近记忆体处理除了使 DRAM 速度更快并提高容量,SK 海力士还期待融合记忆体和处理技术。如今超级电脑使用的尖端处理器,透过插入器连接到高频宽(HBM),SK 海力士称为 P 奈米(近记忆体处理),并断言下一步将是处理器和记忆体存在于单个封装的 PIM(记忆体处理),最终将寻找 CIM(记忆体计算),将 CPU 和记忆体整合。
SK 海力士 CIM 很大程度与今年 2 月推出的三星 PIM(记忆体处理)概念相似,并可能满足 HJEDEC 定义的工业标准。三星 HBM- PIM 将以 300MHz 运行的 32 个支援 FP16 可编程计算单元(PCU)嵌入 4GB 记忆体裸片。可使用常规储存命令控制 PCU,并执行一些基本计算。三星声称 HBM-PIM 记忆体已在领先 AI 解决方案提供商 AI 加速器试验,可使用 DRAM 制程制造,对不需高精度但可从数量众多简化内核受益的 AI 和其他工作负载意义重大。
目前尚不清楚 SK 海力士是否将根据三星即将发表的 JEDEC 标准实施 CIM,或采用专有技术,但可确定的是,全球最大 DRAM 制造商对融合储存器和逻辑设备都抱有相似愿景。
逻辑和记忆体的融合对利基应用非常有意义,同时还有更多常见应用程序可从记忆体、储存和处理器更紧密整合受益。SK 海力士正开发紧密整合异构计算互连封装技术,这些封装包含处理 IP、DRAM、NAND、微机电系统(MEMS)、射频辨识(RFID)和各种感测器。不过 SK 海力士尚未提供更详细的讯息。
SK 海力士首席执行长李锡熙说:“我们正在改进 DRAM 和 NAND 各个领域的技术发展所需的材料和设计结构,并逐步解决可靠性问题。如果以此为基础,取得创新,将来有可能实现 10 奈米以下 DRAM 制程和堆叠 600 层以上 NAND。”
3D NAND 未来将达 600 层以上历史经验早证明,3D NAND 无论性能还是可拓展方面,都是非常高效的体系结构,因此 SK 海力士将在未来几年继续使用。早在 2020 年 12 月,SK 海力士就推出有 1.6Gbps 介面的 176 层 3D NAND 储存器,且开始和 SSD 控制器制造商一起开发 512GB 的176 层储存晶片,预计 2022 年会基于新型 3D NAND 储存器驱动。
几年前 SK 海力士认为可将 3D NAND 扩展到 500 层左右,但现在有信心可在不久的将来扩展到 600 层以上。随着层数增加,SK 海力士及其他 3D NAND 生产商不得不让每层更薄,NAND 单元更小,并引入新电介质材料保持均匀电荷,保持可靠性。
SK 海力士已是原子层沉积领域的领导者之一,因此下个目标是实现高深宽比(A / R)接触(HARC)刻蚀技术。同样对 600 层以上可能还需要学会如何将多层晶圆堆叠。
业界何时才能有 600 层以上 3D NAND 设备及如此惊人的层数将带来多大容量,SK 海力士没有具体预测,不过仅凭 176 层技术就着眼于 1TB 产品,因此 600 层以上产品容量将很巨大。
DRAM 的未来:EUV 低于 10 奈米
与美光科技不同,SK 海力士认为采用 EUV 光刻技术是保持 DRAM 性能不断提高,同时提高储存晶片容量、控制功耗最直接的方法。借助 DDR5,SK 海力士不得不推出容量超过 16GB 的储存设备,数据传输速率可达 6,400GT/s,这些储存设备将堆叠在一起以构建大容量 DRAM。
由于未来的储存器产品必须满足高性能、高容量及低功耗等要求,因此先进制造技术更重要。为了成功发展 EUV 技术,SK 海力士正开发稳定 EUV 图案和缺陷管理的新材料和光阻剂。SK 海力士也在寻求新电池结构,同时透过使用由高介电常数材料,制成更薄电介质保持电容。
值得注意的是,SK 海力士也在寻找减少“用于互连金属”电阻的方法,这表明 DRAM 晶体管尺寸已非常小,以至于触点将成为瓶颈。借助 EUV,晶体管将缩小尺寸,提升性能并降低功耗,接触电阻将成为 10 奈米以下瓶颈。不同晶片生厂商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英特尔决定使用钴代替钨,台积电和三星则选择选择性钨沉积制程。SK 海力士未详细说明抗接触电阻的方法,只是表明正在寻求下一代电极和绝缘材料并引入新制程。
融合处理和记忆体的近记忆体处理除了使 DRAM 速度更快并提高容量,SK 海力士还期待融合记忆体和处理技术。如今超级电脑使用的尖端处理器,透过插入器连接到高频宽(HBM),SK 海力士称为 P 奈米(近记忆体处理),并断言下一步将是处理器和记忆体存在于单个封装的 PIM(记忆体处理),最终将寻找 CIM(记忆体计算),将 CPU 和记忆体整合。
SK 海力士 CIM 很大程度与今年 2 月推出的三星 PIM(记忆体处理)概念相似,并可能满足 HJEDEC 定义的工业标准。三星 HBM- PIM 将以 300MHz 运行的 32 个支援 FP16 可编程计算单元(PCU)嵌入 4GB 记忆体裸片。可使用常规储存命令控制 PCU,并执行一些基本计算。三星声称 HBM-PIM 记忆体已在领先 AI 解决方案提供商 AI 加速器试验,可使用 DRAM 制程制造,对不需高精度但可从数量众多简化内核受益的 AI 和其他工作负载意义重大。
目前尚不清楚 SK 海力士是否将根据三星即将发表的 JEDEC 标准实施 CIM,或采用专有技术,但可确定的是,全球最大 DRAM 制造商对融合储存器和逻辑设备都抱有相似愿景。
逻辑和记忆体的融合对利基应用非常有意义,同时还有更多常见应用程序可从记忆体、储存和处理器更紧密整合受益。SK 海力士正开发紧密整合异构计算互连封装技术,这些封装包含处理 IP、DRAM、NAND、微机电系统(MEMS)、射频辨识(RFID)和各种感测器。不过 SK 海力士尚未提供更详细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