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换人民币  当前汇率7.27

潘健成:挑战企业级SSD高墙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3-02-08
四年前,群联电子仅用9个月打造全球首颗PCIe Gen4控制IC,震撼业界,执行长(时任董事长)潘健成的胆识,更是令人佩服。如今,他再度率团队发动攻势,瞄准更艰难的企业级固态硬碟(Enterprise SSD)市场,盼谱写群联传奇的新篇章。
群联成军迄今超过20年,2019年与AMD合作案取得空前成功后,2020、2021年业绩突飞猛进,2021年全年营收首度突破新台币600亿元关卡,来到626亿元。去年即便产业遭遇逆风,群联累计前三季税后纯益51.8亿元、每股纯益(EPS) 26.42元,表现相对稳健。成长强劲的他们,仍马不停蹄的找寻迈向新高峰的新机会,潘健成眼前的新希望,就是企业级SSD。
然而一提到企业级SSD,在记忆体产业耕耘数十年、经历过大风大浪,无惧且敢冲的潘健成,坦言跟希捷(Seagate)的企业级SSD案,比AMD的案子更艰难、强度更强,甚至直白地说,“我们很努力,但再怎么努力都不会有结果,因为没人带进门。”这一席话,不禁令人皱起眉头,企业级SSD是什么样的产品,让率团队9个月做出全世界第一颗PCIe Gen4控制IC的他,感到困难重重,却又跃跃欲试。
SSD由NAND储存晶片加NAND控制IC组成,透过控制IC进行运算及读写,相较传统硬碟(HDD),读写速度更快、体积更小,并因非机械结构,省电且没有噪音,如今广泛被应用于个人电脑(PC)等消费性电子产品的SSD,也就是俗称的消费性SSD (Client SSD)。近年来,随着数位转型、人工智慧(AI)等新兴科技的演进,企业资料中心要处理的资料量与日俱增,对高传输速度、低延迟更为讲究,SSD因而有机会敲开大门。
企业级SSD和消费性SSD相比,价格更高、波动相对小,但规格要求也更加严谨,得在24小时不停机及大量资料不断进出的环境,仍可维持稳定且快速的读写效能。比如能容许的位元错误,以JEDEC固态技术协会所建议的规格,消费级SSD能容许每0.11PB (PetaByte)资料存取量中,有一个无法复原的位元错误,企业级SSD则是每1.11PB资料存取量,仅能有一个无法复原的位元错误。
“企业级SSD只要一个失误,就会造成很大的灾难,产品成熟度要很高,不能有任何瑕疵!”潘健成表示,常见的USB产品成熟度大概97分、98分就能销售;到手机因为储存挂掉要能救回资料,成熟度需要到99.9999分;储存更多重要资料的PC,得比手机更成熟;企业级SSD的产品成熟度要求最严,错误率几乎要趋近于零,“99.9分等于0分”。
不只产品设计难度高,投资成本也相当可观,潘健成估计,从研发到量产的整体成本,至少比手机、PC等消费性电子产品增加3~5倍。他举例,光要验证16TB (TeraByte)企业级SSD模组,就要花费新台币上亿元,做出上千片模组进行测试,消费型SSD,验证则大多仅需数十片;前前后后从买材料到做验证,加总在实验室阶段,至少就要花上3亿元。
还没进入市场就要投入上亿元,潘健成形容,这是“土豪级”的生意。但比起技术跟筹码,他直言更困难的,是取得客户信任、进入市场,“过往企业级SSD规格由美国厂商主导,台厂做为后进者,很难有市场。真正的企业级用户不相信我们做得出来,即便做得出来也未必愿意试。光要把门打开,就要花很长一段时间。”
也因为想跨出第一步都难如登天,潘健成不讳言,台湾电子业发展40几年来,和他们性质类似的台厂,从未有一间把资源摆在企业级SSD,“如果台湾做出很厉害的药,美国不买单,或许还能销往第三世界国家。但台厂做了企业级SSD,美国不用、第三世界也没生意,所以大家干脆就不做。”
不过,群联数十年累积下来,已宛如一间大规模的杂货店,任何跟快闪记忆体相关的方案都有,唯独没有企业级SSD方案。潘健成很清楚,企业级SSD是群联的最后一哩路,即便难做,但非做不可,“研究指出2020年,NAND Flash有40%用在PC、伺服器等运算相关应用,到2025年40%以上在伺服器应用。如果群联不做,代表到那时一半的市场跟我们没有关系。”他说。
AI、云端运算、边缘运算等新兴技术日新月异,确实让伺服器这类非手机、PC这类消费性电子的产品,逐渐摇身为驱使NAND Flash应用持续成长的重要动能来源之一。TrendForce预期,伺服器将是往后NAND Flash用量的推手,企业级SSD可望成为未来全球NAND Flash需求位元的成长动能。
看着广达、技嘉等厂商,都在伺服器领域耕耘数年才有成果,潘健成明白,这不只是八年抗战,是更长的抗战,但要持续投入大量资源,确保研发、技术、人员、服务都要到位,市场又不明确,做决定时非常痛苦。正愁于苦无对策之际,Seagate跨足企业级SSD的不顺遂,让他们找到了突破口。

群联攻企业级SSD迈出第一步
Seagate为全球HDD的领导厂商之一,截至2022上半年,全球市占率超过四成;但在SSD的竞争上,他们却未能复制在HDD的成功,根据国外市调机构的报告,Seagate于2021年其SSD产品的全球市占率仅0.3%,落后全球SSD排名前三的三星(Samsung)、SK海力士(SK Hynix)和威腾电子(WDC)。Seagate有出海口,但自行设计生产做得辛苦,适巧群联有设计、串联产业链的能力,却欠缺出海口,讨论数月后,双方决定合作。
群联和Seagate自2020年起,低调开始进行企业级SSD储存解决方的布局,去年4月正式宣布扩大合作,携手打造专为降低资料中心建构成本的高效能及高容量企业级SSD产品线。同年8月,群联宣布推出企业级PCIe Gen4x4 SSD解决方案X1,Seagate也发表以X1为基础的Nytro 5050系列SSD,并已在小量生产。至此,群联总算为进军企业级SSD,跨出重要的第一步。
特别的是,由群联提供从IP、IC一路做到模组产品的技术,Seagate做为品牌厂进行销售,这样的模式在向来为原厂自行设计、生产及销售的企业级SSD市场,是首次出现。换言之,两间公司合作宛如发动一场小革命,倘若成功,不仅为他们带来新的成长动能,更可能改变企业级SSD市场的竞争局面。那也就是潘健成所看见,Seagate合作案背后蕴藏的潜在价值。
群联X1解决方案的介绍页面,不只点出相同功率资料读取效能较竞品增加30%以上等特点,也强调他们可以透过高度客制X1 SSD,为客户建立成功品牌,透露出群联着眼更大格局的雄心。蹲马步苦练四年,群联累积了技术含量,最重要的测试验证阶段,也能力找出和解决大部分的问题,更重要是从无到有推出首个产品,潘健成难掩兴奋,“这是很长的路,而我们进去了!”
潘健成形容,现在就像果树刚开始开花,已经长了几粒小果实,就像四年前AMD的案子成功前,不仅PC公司不相信他们能做,连他自己都半信半疑,但成功后就把门给打开,他也期待能再成功复制Seagate合作案,“我认为第一个案子成功了,接下来全世界的伺服器厂或使用伺服器的厂商会观察我们,如果都没有差错,未来很多新案就有机会交给我们。我对这个案子有期待,也很有信心。”
客制化企业级SSD蕴藏庞大商机,但从导入、验证到采用得花上数年,群联正为这场长期抗战,积极筹备军力,包括强化研发战力、备妥现金及材料等,潘健成表示,“这部分的准备没有天花板。”他认为,5G等新应用发展持续推升储存需求,当每个应用都需要技术服务,原厂未必能支应市场需求,就需要有能力同时掌握控制IC、模组等产品设计的第三方公司,这样的公司不多,群联有很好的机会。
群联与AMD的合作取得成功后,声名大噪,许多以前不认识的客户,现在会主动找上门,如日前宣布协助美国太空物流公司Skycorp,将8GB uSSD部署在毅力号火星探测器上,就是Skycorp找到他们;潘健成也说,现在几乎每天都会得到来自外部的需求,“这在2019年前比较困难。”现在,他也希望以Seagat合作案扎稳马步,再创造与AMD传奇类似的效能,让群联登上另一座高峰。

数年砸重本研发不手软
事实上,群联能取得AMD和Seagate的信任,是机运,也是20多年来砸钱研发的成果。观察群联的财报,前十年规模较小时,研发费用占总费用的五成,第二个十年起逐步加大力道投资,超过七成支出都在研发。2019年、缔造AMD传奇的那年,群联研发费用首度冲破40亿元关卡,达到47.1亿元,且接下来每年平均增加约20亿元投入研发,2020年跟2021年,也分别支出67.5亿元及81.3亿元在研发。
砸重本研发,让群联逐步扩大守备范围,跨进高速传输介面IC Redriver/Retimer等新市场,储存解决方案更为完整。有过往的技术为底,他们也因此能称职扮演记忆体原厂的重要伙伴,如2021年推出的PCIe 4.0 E21T SSD解决方案,即助力记忆体大厂美光(Micron)去年推出首款应用232层NAND Flash的1TB消费型SSD产品Micron 2550 SSD,获美国科技媒体《Tweaktown》罕见给出满分评价推荐。
“每间公司变成巨无霸前,都走类似的路径,我们也在做一样的事。”潘健成比喻,就像巴菲特是追求数倍回报的投资派,群联亦然,投资着眼的是需长时间才能发酵的数倍效益。他举台积电为例,台积电15年前至今就不断投资,根基累积够久而得到现在的成长,因此群联只要有资源、有获利,就投入在产品跟研发等基础上,等到过一个临界点,就会出现爆发式成长。

无惧逆风、专注执行
未来的新兴应用,对NAND Flash的储存密度、容量、效能等特性要求将更高,驱使3D NAND Flash的技术不断向前。在这样的趋势下,潘健成预期,NAND Flash会越堆越高,但成本考量下,品质越来越难兼顾,比如320层跟32层的3D NAND Flash相比,320层可靠度一定比较差,这时就得靠控制IC,确保3D NAND Flash仍可在系统上有好表现,顺利进行读写。
NAND Flash宛如一座巨大的图书馆,每个记忆体位址是一个个书架,摆放着各式资料,控制IC则像图书馆管理员,负责确保资料读取及写入能顺利进行。就像书架会随时间老化、损坏,Flash使用次数越多,会有某些记忆体开始位址损坏,这时就需要控制IC,避免资料进到无法使用的记忆体位址,导致资料遗失或无法读取。
随着NAND Flash容量更大、速度要求越高,潘健成表示,未来控制IC会越做越复杂,整体投资成本将与日俱增,垫高市场进入的门槛,纯做控制IC不可能存活,现阶段除了中国厂商,很难再有新进者。但他不担心竞争,大胆的说,现在群联的对手,只有自己。
群联如今是总市值逾600亿元的NAND Flash储存解决方案大厂,正走在第三个十年的路上。即便受全球景气衰退冲击,群联去年前11个月累计营收562.5亿元,年减2.3%,但他们不裁员也不停招;潘健成坚信,公司已经走在对的方向上,也有执行力很强的团队,不用在乎短期衰退,唯一要做的,就是确实的执行策略,相信距离黎明,已经不远,“储存一直在成长,未来每一到两年就有一波机会,每天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一旦机会到来,成长曲线会非常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