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换人民币  当前汇率7.27

HBM商机诱人 美韩中半导体厂肉搏战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4-07-12

Ai热潮带动算力需求,而强大处理器也需要更高频宽的存储器,HBM让存储器厂迎来新一波商机,SK海力士、三星、美光俨然成为供应HBM的三巨头,而近期又传出中国某手机品牌也要加入研发,到底HBM的技术在AI时代有多重要?市场规模有多大?


存储器市场起风 HBM是康庄大道还是荆棘路?

HBM(High Bandwidth Memory, HBM)是种可以用于高速运算、能运送大量资料的存储器,其应用了3D堆叠封装技术,将多个DRAM晶粒垂直堆叠,并以矽穿孔(Through-Silicon Via, TSV)相连,不仅提升存储器的频宽,也减少了有关功耗和体积空间的问题。HBM能以更快的速度存取存储器,让资料可轻易的传送与储存,专门为高性能运算的应用量身打造,适用于AI伺服器、自驾车市场、高效能运算和高速网路设备等领域。
据预估2024年的HBM需求位元年成长率近200%,2025年可望再翻倍。研究公司Mordor Intelligence预计,在2024年HBM的全球市场规模会达到25.2亿美元,并以逾25%的年复合成长率成长,于2029年成长为将近80亿美元的规模。高盛看好HBM的市场规模在2026年将达300亿美元,并重申未来几年HBM供不应求的观点。研究机构Yole Group则预测,2024年HBM市场规模约为141亿美元,2025年略接近199亿美元,2027年将发展为377亿美元。
即便市场规模具备庞大潜力,却不代表相关发展能就此一路顺畅,当前HBM尚须面对成本和良率的各式挑战。HBM的厚度受更先进的DRAM制程所左右,因其需要以堆叠DRAM来制作,而堆叠精准度与散热也都是攸关HBM成败与否的关键,堆叠结构亦为HBM的封装和测试添增不少难度,导致生产成本提高。
当前HBM的良率介于50~60%之间,即便业界尝试采用最佳化设计、改进材料、升级制程等诸多手段来提升HBM的性价比,但要让HBM达到与其它存储器成本对等的实际时间仍是未知数。

韩、美大厂群起 逐鹿HBM市场

2024年的HBM市场几乎被三家大厂所垄断,其中SK海力士约有52%的市占率,三星占42.4%,美光约5%。若以现阶段主流产品HBM3产品来看,目前SK海力士于HBM3市场比重超过9成,而三星与美光紧追在后。据CNBC报导引述SK海力士与美光的说法,两业者2024年的HBM已经售罄,就连2025年的HBM产量也几乎被预订一空。
展望2025年,市场需求将大幅转向HBM3E,更多12hi产品的出现将提升单芯片搭载HBM的容量。三大存储器厂积极扩充HBM产能,市场估计2025年新增投片量约27.6万片,总产能将拉升至54万片,年增105%。而存储器三雄为了应付广大市场,也积极投入更多资源研发。
当前HBM市场执牛耳的SK海力士将投资20兆韩元(约145亿美元)在韩国清州市建厂,并与台积电合作生产新一代的HBM4或第六代HBM系列芯片,规划自2026年开始量产。
SK海力士的HBM技术团队负责人Kwi Wook Kim于5月表示,新一代HBM的更新周期由2年缩短至1年,第七代HBM量产时间将提前至2026年。此外, SK海力士还宣布,计划在2028年前的四年之内投资103兆韩元(750亿美元),并将其中的80%用于HBM研发和生产。2024年的HBM市场几乎被三家大厂所垄断,其中SK海力士约有52%的市占率。
三星的HBM正反消息则层出不穷,当中包含未能通过英伟达用在AI处理器的测试,或是已通过英伟达品质验证等内容,虽这些都被英伟达与三星否认,但三星股价的涨跌仍然受到波动,进而引发市场关注。
据韩媒报导,三星近期成立了一个专责开发HBM的新部门,着眼于下一代HBM4、HBM3和HBM3E等产品的研发,希望藉此重返市场领先地位,三星亦明确透露HBM4技术的研发时间表,计划于2025年首次亮相,但此次改革的成效尚待观察,尤其是三星正面临史上第一次罢工,工会放话若无法达成诉求,下个罢工目标就会转向平泽市的HBM生产线,使得三星的HBM生产线可能受到影响。雪上加霜的是,其竞争对手SK海力士正在大举招募HBM相关的新职位,让三星可能发生被大量挖角的窘境。
美光抢先在今年2月量产最新HBM3E芯片,顺利夺下英伟达H200 AI GPU订单,在获得日本政府半导体补助后,美光宣布将在日本广岛县斥资6,000亿至8,000亿日圆(约38亿至51亿美元),兴建一座采用极紫外光(EUV)微影制程的先进DRAM芯片厂,最快2026年初动工,2027年底开始营运。
日媒指出,美光要在2025年底把其HBM市占率大幅提升至目前的3倍之上,即达到25%附近。知情者透露,为提升HBM产量,美光正在美国打造多条测试生产线,并首度考虑在马来西亚生产HBM,同时扩大台湾产能。

中国力拼芯片自主 HBM国产化

SK海力士、三星和美光对全球HBM市场的垄断,也意味着中国缺乏开发和制造HBM的厂商,为了突破美国封锁并实现芯片自主,之前市场还盛传某中国手机品牌大厂联合一票半导体厂商要在HBM领域发力;不过近日双方同时发声辟谣,否认有合作关系。
尽管如此,从中国企业的布局也可看出中国日益重视HBM芯片技术。“大基金三期”计划注资高达人民币3,440亿元,主要目的为发展半导体产业,而HBM产业链有可能是其中一个投资重点。
综合大陆媒体报导,武汉新芯从今年2月开始兴建一座月产能达3,000片的12吋HBM晶圆厂。今年5月,中国最大的DRAM芯片制造商长鑫存储(CXMT)也和芯片封测公司通富微电(Tongfu Microelectronics)合作开发HBM芯片,据传部分客户已经看过样品。
不过,中国在HBM研发仍处于早期阶段,尽管国际上已有更先进的HBM3和HBM3E,但中国目前的工作重点仍在HBM2的研发和制造阶段,此外,美国虽未限制HBM芯片出口,但HBM3芯片使用美国高阶技术制造,但美国实体清单上的企业也无法取得。
国际投资业者WhiteOak Capital投资总监 Nori Chiou就曾指出,中国大陆芯片制造商在HBM方面落后全球竞争对手10年。

台厂供应链间接受惠 法人点名这10档

HBM供不应求,但因为技术方面仅有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大厂掌握,中国台湾厂家无法吃到最甜的部分,然而,相关设备、封装和代理业者则有望间接受惠。
法人点名台积电、力成、至圣、创意、中砂、至上等HBM商机概念股以及南亚科、华邦电、钰创、爱普*等类HBM(HBM-Like)概念股也有望受到景气转折向上影响而获利。
机构指出,随着HBM4世代兴起,逻辑晶粒将演进至14纳米节点。SK海力士与美光将委由台积电代工生产逻辑晶粒。
美光的TSV及堆叠产能专注于供应HBM生产,16Gb DDR5的TSV及堆叠产能,有机会释出给专业封测业者力成;美光的HBM的烘烤制程设备,据传将由志圣供应。
创意与台积电、SK海力士合作打造HBM3 CoWoS平台,创意的GLink-2.5D晶粒对晶粒(Die-to-Die)介面等矽智财运用于HBM3,是市场法人普遍认可的HBM受惠厂商。
半导体材料厂中砂的钻石碟(DBU)前景看好,台湾中信投顾预期美光的HBM需求与其他新客户订单将带动钻石碟价量上升,2024年相关营收预计增加近30%。至上则是三星主要代理商,下半年有望开始代理HBM相关产品。
此外,三大厂增产HBM挤压了DRAM产能,也推动DRAM报价持续走扬。法人表示,多数投资人以南亚科作为DRAM景气循环的主要交易标的,但华邦电也值得关注,因其在第二季进行20纳米制程升级,并推出4Gb DDR4新产品;钰创预计在大厂布局HBM和DDR5的情况下,接手DDR3与DDR4市场;爱普*则积极推动 VHM 3D 整合专案研发,其客制化高宽频VHM(Very High Bandwidth Memory)诉求频宽和功耗表现可以大幅超越H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