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换人民币  当前汇率7.27

NAND原厂集体减产,产业版图或将重塑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5-02-07
由于终端市场需求疲软,自2024年底以来,全球主要NAND闪存原厂纷纷启动减产措施。西数(Western Digital)宣布减产15%,而铠侠(Kioxia)据传已在12月提前实施减产。此外,美光(Micron)、三星(Samsung)和SK海力士(SK Hynix)等厂商也相继加入减产行列,减产幅度至少达到10%,其中三星的减产幅度预计高达20%。目前,仅有SK海力士旗下的Solidigm因专注于企业级存储市场而暂未减产。
 减产难解短期供过于求
尽管NAND原厂集体减产,但供应链分析认为,2025年上半年市场仍将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库存消化仍需时间。市场预计,最快在2025年第二季度末,NAND市场有望开始回暖,并在下半年实现明显改善。
NAND堆叠技术竞赛降温
在技术层面,NAND闪存的堆叠层数竞赛有所降温。中国厂商长江存储(YMTC)已成功量产294层堆叠的NAND产品,但铠侠等竞争对手的堆叠层数也已提升至200至300层之间。然而,铠侠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其销售主力112层产品与终端市场需求脱节,而新一代产品则因成本高且规格超出主流需求,处于尴尬境地。
市占率变化显著
从市场份额来看,铠侠和西数的市占率双双下滑,而三星和SK海力士的市占率则有所提升。这一变化反映了市场竞争格局的调整,尤其是在需求疲软和技术迭代的双重压力下,部分厂商的市场地位受到挑战。
产业版图或将重塑
业界普遍认为,短期内减产是为了改善供需失衡,但随着下半年需求回升,技术与成本的平衡点将成为竞争力的核心。未来,NAND闪存产业的版图可能发生显著变化。中国存储器产业的崛起,尤其是长江存储在堆叠技术上的突破,将对全球市场格局带来新的挑战。
总体来看,NAND闪存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调整。减产措施虽有助于缓解短期供需压力,但长期来看,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将成为决定厂商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随着中国厂商的崛起,全球NAND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产业洗牌或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