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HBM4量产提速,月底提供样品给英伟达和AMD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5-07-23
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突破的背景下,高带宽存储器(HBM)市场正迎来关键转折。据多方信源显示,三星电子已加速推进HBM4研发进程,计划于2025年7月底前向AMD及英伟达等核心客户交付12层堆叠的HBM4样品。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三星在HBM技术代际更迭中的战略突围,或将重塑全球高性能存储器供应链格局。
技术突破与产能跃升
三星在HBM4领域的进展得益于其1c纳米级DRAM工艺的突破性提升。通过优化第六代DRAM架构设计,三星将1c制程良率从2024年末不足30%的水平大幅提升至50%-70%,为HBM4的稳定量产奠定基础。相较于传统1a/1b制程,1c工艺不仅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还通过晶粒厚度的缩减使多层堆叠效率提升约15%,单个HBM4模块的带宽有望突破1.6TB/s,较当前HBM3E产品提升4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在HBM4开发中采用了自主4纳米制程逻辑芯片。这种将先进逻辑工艺与存储堆叠技术结合的创新方案,使HBM4具备更强的定制化能力。通过晶圆级异构集成技术,三星可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优化内存控制器架构,为英伟达下一代AI加速器"Rubin"及AMD MI400系列提供专属解决方案。供应链竞争白热化
随着HBM4量产时间表的明确,三星与SK海力士的竞争进入新阶段。两家韩国企业均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启动HBM4量产,而美光科技也在同步推进其HBM4研发。机构分析指出,三家企业在HBM4领域的角力将带来双重效应:一方面推动存储带宽、能效等核心技术指标持续突破;另一方面通过供应链多元化倒逼价格体系重构。
高盛最新研报预测,HBM4规模化供应后,2026年市场价格或将较当前下降10%。这种价格压力源于两方面:一是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强并立形成的良性竞争;二是英伟达等终端客户通过"多供应商策略"增强议价能力。以英伟达为例,其在HBM3E时代对SK海力士的依赖度高达80%-90%,而HBM4时代将获得三星、美光的备选方案,这将显著增强其在下一代AI平台定价中的主导权。AI算力基础设施升级
HBM4的商业化落地将直接赋能AI算力基础设施升级。当前大模型训练对存储带宽的需求已突破HBM3E的承载极限,HBM4单芯片1.6TB/s的带宽可使800B参数量级的模型训练效率提升30%以上。在数据中心领域,HBM4与GPU的深度耦合将推动每TOPS算力的存储成本下降25%,这对正在经历算力成本瓶颈的AI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关注的是,三星在HBM4量产的同时,正在推进"客制化HBM"战略。通过开放逻辑芯片设计接口,三星允许客户根据具体应用场景优化内存访问模式,这种灵活定制能力在自动驾驶、实时渲染等新兴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行业观察人士认为,这种差异化竞争策略或将成为三星打破SK海力士市场份额垄断的关键突破口。市场前景展望
随着HBM4进入量产前夜,全球存储器市场正站在技术迭代与产业格局重塑的临界点。三星通过良率突破和工艺创新重新夺回技术主动权,SK海力士则依托台积电代工维持竞争力,而美光的入局进一步加剧市场博弈。这种多元竞争态势不仅将推动HBM技术持续进步,更可能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如按需定制的存储解决方案、动态定价的供应链服务等。
对于终端用户而言,HBM4带来的不仅是性能跃升,更是成本结构的优化。据测算,采用HBM4的AI服务器单机成本将比HBM3E方案降低12%-15%,这将加速AI算力从"稀缺资源"向"普惠服务"的转变。随着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大厂商在2026年完成HBM4产能爬坡,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有望迎来新一轮投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