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9.2亿美元加州总部:三角形背后的深意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5-09-01
AI芯片巨头英伟达位于加州圣塔克拉拉的总部,象征了该公司市值飙升至4万亿美元的辉煌成就。企业园区内的建筑不仅容纳了所有员工,还具体呈现了英伟达的技术、定制软件和设计理念。
据《财富》杂志报道,英伟达总部由两座巨型建筑构成,命名灵感源自“星际迷航”中的太空船:“航行者号”(Voyager)占地75万平方英尺,“奋进号”(Endeavor)占地50万平方英尺,两者通过一个四英亩的公园相连。“奋进号”大楼于2017年竣工,“航行者号”则在五年后的2022年完工,两栋建筑总造价达到9.2亿美元。
不同于传统建筑项目,英伟达与其主要设计伙伴——全球知名的Gensler建筑事务所,运用机器学习工具及搭载英伟达芯片的定制可视化软件,从自然采光、声学动力学到员工动线与协作空间,全面优化设计细节。英伟达项目与设计经理杰克·达尔格伦(Jack Dahlgren)向《华尔街日报》表示,这让他们能够在自家项目中测试技术成果。
三角形:向3D图形处理器致敬
园区设计的核心元素之一是随处可见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不仅出现在建筑结构、步道和窗户上,还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达尔格伦指出,随手扔个东西,都可能砸中三角形。这些三角形象征着公司的起源,因为3D图形处理器最初正是基于绘制三角形而发展的。
事实上,三角形是最基础的多边形,任何复杂的3D形状都可以分解为相互连接的三角形网格。但英伟达在其企业园区中大量使用三角形图案背后,还有一个特别的故事。
回溯到1995年,英伟达推出了首款芯片NV1,该芯片基于二次曲面构建,与当时主流的基于三角形的渲染框架截然不同。尽管这一尝试具有颠覆性的创新潜力,但由于其复杂性和开发者支持不足,NV1最终以失败告终。后续推出的NV2芯片也因类似原因被取消,使英伟达遭受重大打击。
幸运的是,英伟达及时转型,NV3芯片回归三角形基础架构,这正是现代图形处理器的根基。凭借这一转变,公司得以起死回生,并重新投入研发和未来创新,为其芯片产业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环境与设计:促进员工交流与合作
当然,英伟达总部的亮点不止于三角形。整个园区设有511座三角形天窗,种植了超过14,000株植物(包括高达80英尺的植物墙),室内外交错的步道与捷径既缩短了移动时间,又促进了员工之间的交流。这种设计理念与苹果“太空船”园区的设计理念一致,通过环形步道实现相同的目标。达尔格伦表示,如果公司兴建第三栋大楼时,肯定会运用人工智能协助设计。
通过这种独特的建筑设计和布局,英伟达不仅展示了其技术创新的能力,还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员工互动和创造力的工作环境。无论是对于访客还是员工来说,英伟达的总部都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场所,更是一个展示技术和美学结合的典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建筑设计也将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英伟达的总部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
据《财富》杂志报道,英伟达总部由两座巨型建筑构成,命名灵感源自“星际迷航”中的太空船:“航行者号”(Voyager)占地75万平方英尺,“奋进号”(Endeavor)占地50万平方英尺,两者通过一个四英亩的公园相连。“奋进号”大楼于2017年竣工,“航行者号”则在五年后的2022年完工,两栋建筑总造价达到9.2亿美元。
不同于传统建筑项目,英伟达与其主要设计伙伴——全球知名的Gensler建筑事务所,运用机器学习工具及搭载英伟达芯片的定制可视化软件,从自然采光、声学动力学到员工动线与协作空间,全面优化设计细节。英伟达项目与设计经理杰克·达尔格伦(Jack Dahlgren)向《华尔街日报》表示,这让他们能够在自家项目中测试技术成果。
三角形:向3D图形处理器致敬
园区设计的核心元素之一是随处可见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不仅出现在建筑结构、步道和窗户上,还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达尔格伦指出,随手扔个东西,都可能砸中三角形。这些三角形象征着公司的起源,因为3D图形处理器最初正是基于绘制三角形而发展的。
事实上,三角形是最基础的多边形,任何复杂的3D形状都可以分解为相互连接的三角形网格。但英伟达在其企业园区中大量使用三角形图案背后,还有一个特别的故事。
回溯到1995年,英伟达推出了首款芯片NV1,该芯片基于二次曲面构建,与当时主流的基于三角形的渲染框架截然不同。尽管这一尝试具有颠覆性的创新潜力,但由于其复杂性和开发者支持不足,NV1最终以失败告终。后续推出的NV2芯片也因类似原因被取消,使英伟达遭受重大打击。
幸运的是,英伟达及时转型,NV3芯片回归三角形基础架构,这正是现代图形处理器的根基。凭借这一转变,公司得以起死回生,并重新投入研发和未来创新,为其芯片产业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环境与设计:促进员工交流与合作
当然,英伟达总部的亮点不止于三角形。整个园区设有511座三角形天窗,种植了超过14,000株植物(包括高达80英尺的植物墙),室内外交错的步道与捷径既缩短了移动时间,又促进了员工之间的交流。这种设计理念与苹果“太空船”园区的设计理念一致,通过环形步道实现相同的目标。达尔格伦表示,如果公司兴建第三栋大楼时,肯定会运用人工智能协助设计。
通过这种独特的建筑设计和布局,英伟达不仅展示了其技术创新的能力,还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员工互动和创造力的工作环境。无论是对于访客还是员工来说,英伟达的总部都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场所,更是一个展示技术和美学结合的典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建筑设计也将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英伟达的总部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