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曾劝阻中国台湾发展存储器产业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5-10-21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全球DRAM市场持续缺货,对中国台湾地区的个人电脑产业造成巨大压力。由于DRAM是电脑的核心组件,供应短缺直接影响了整机出货。尽管市场需求旺盛,但进入该领域需要巨额投资和技术积累,技术门槛极高。当时台湾地区工研院电子所虽在逻辑芯片领域有深厚积累,但DRAM技术路径不同,产业界对是否继续由研究机构主导攻关存在分歧。
面对困境,宏碁创始人施振荣积极推动解决内存供应问题,不仅在媒体上发声,还着手筹备与美国德州仪器合作。与此同时,工研院开始评估发展DRAM技术的可行性。这一动向很快引起国际关注,韩国三星集团时任会长李健熙专程赴台,试图劝阻中国台湾地区进入该领域。
据时任工研院副院长史钦泰回忆,李健熙在台北与其会面,坦言三星自1984年投入DRAM研发长期亏损,但凭借全球缺货周期已实现扭亏为盈,甚至收回了未来投资成本。他提出以1亿美元技术授权费与中国台湾厂家合作,并强调三星在决策效率、资金实力和技术积累上的优势,还主动邀请台湾方面赴韩实地考察其生产线。
在李健熙第二次邀请下,史钦泰、张忠谋与施振荣一同前往韩国参访,三星方面确实开放了生产现场。然而,此次访问并未改变施振荣的原有计划。他随后仍与德州仪器合作成立德碁半导体,进军DRAM制造。
史钦泰表示,工研院的决策始终着眼于带动本地产业生态发展,而非单纯复制已有路径。是否投入,取决于能否建立自主技术能力,避免长期受制于人。最终,中国台湾地区虽未通过官方主导大规模发展DRAM,但此次技术探索为后续半导体产业链的完善积累了宝贵经验。
面对困境,宏碁创始人施振荣积极推动解决内存供应问题,不仅在媒体上发声,还着手筹备与美国德州仪器合作。与此同时,工研院开始评估发展DRAM技术的可行性。这一动向很快引起国际关注,韩国三星集团时任会长李健熙专程赴台,试图劝阻中国台湾地区进入该领域。
据时任工研院副院长史钦泰回忆,李健熙在台北与其会面,坦言三星自1984年投入DRAM研发长期亏损,但凭借全球缺货周期已实现扭亏为盈,甚至收回了未来投资成本。他提出以1亿美元技术授权费与中国台湾厂家合作,并强调三星在决策效率、资金实力和技术积累上的优势,还主动邀请台湾方面赴韩实地考察其生产线。
在李健熙第二次邀请下,史钦泰、张忠谋与施振荣一同前往韩国参访,三星方面确实开放了生产现场。然而,此次访问并未改变施振荣的原有计划。他随后仍与德州仪器合作成立德碁半导体,进军DRAM制造。
史钦泰表示,工研院的决策始终着眼于带动本地产业生态发展,而非单纯复制已有路径。是否投入,取决于能否建立自主技术能力,避免长期受制于人。最终,中国台湾地区虽未通过官方主导大规模发展DRAM,但此次技术探索为后续半导体产业链的完善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