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拟上调13、14代酷睿售价,涨幅或达10%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5-10-22
据供应链消息,英特尔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对Raptor Lake架构的第13、14代酷睿处理器进行价格调整,平均涨幅约为10%。此次调价涵盖桌面端的i9-14900K、i7-14700K、i5-14600K等主流型号,以及部分用于笔记本电脑的HX和H系列芯片,预计将影响整机厂商的终端定价。
业内分析指出,涨价主要源于两方面压力:一是Intel 7制程产能正逐步向新一代Intel 3和Intel 18A转移,用于生产Arrow Lake和Panther Lake芯片,导致旧产线产能缩减、单位成本上升;二是公司在AI芯片和服务器产品线投入巨大,库存与封装成本高企,需通过调整消费级CPU价格来改善整体毛利率。
尽管英特尔尚未正式公布调价细节,但多家PC制造商已收到通知,并开始评估对整机成本的影响。其中,高利润的i7和i9系列预计涨幅最为明显,而i5等主流型号可能通过促销捆绑等方式缓解消费者压力。
若调价落实,市场影响或在2025年底至2026年初显现。当前全球PC市场复苏仍显乏力,AI笔记本尚处起步阶段,此时提价可能增加OEM厂商的销售压力。
与此同时,AMD凭借Zen 5架构的Ryzen 9000系列在性能与能效上的优势,正持续扩大市场份额。若英特尔全面提价,AMD有望凭借稳定的价格和供应策略,进一步吸引DIY用户和整机厂商。未来随着Zen 5C及Zen 6 APU的推出,AMD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或将更强。
总体来看,此次涨价是英特尔应对成本压力的短期策略,长远竞争力仍取决于新架构与先进制程的落地进度。对于消费者而言,2025年第三季度前可能是入手第14代酷睿产品的最后窗口期。
业内分析指出,涨价主要源于两方面压力:一是Intel 7制程产能正逐步向新一代Intel 3和Intel 18A转移,用于生产Arrow Lake和Panther Lake芯片,导致旧产线产能缩减、单位成本上升;二是公司在AI芯片和服务器产品线投入巨大,库存与封装成本高企,需通过调整消费级CPU价格来改善整体毛利率。
尽管英特尔尚未正式公布调价细节,但多家PC制造商已收到通知,并开始评估对整机成本的影响。其中,高利润的i7和i9系列预计涨幅最为明显,而i5等主流型号可能通过促销捆绑等方式缓解消费者压力。
若调价落实,市场影响或在2025年底至2026年初显现。当前全球PC市场复苏仍显乏力,AI笔记本尚处起步阶段,此时提价可能增加OEM厂商的销售压力。
与此同时,AMD凭借Zen 5架构的Ryzen 9000系列在性能与能效上的优势,正持续扩大市场份额。若英特尔全面提价,AMD有望凭借稳定的价格和供应策略,进一步吸引DIY用户和整机厂商。未来随着Zen 5C及Zen 6 APU的推出,AMD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或将更强。
总体来看,此次涨价是英特尔应对成本压力的短期策略,长远竞争力仍取决于新架构与先进制程的落地进度。对于消费者而言,2025年第三季度前可能是入手第14代酷睿产品的最后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