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光HBM4研发受阻,量产进度恐大幅延迟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5-10-31
随着人工智能对算力和能效要求的不断提升,HBM4已成为全球存储芯片厂商竞争的新焦点。谁能在第一时间通过英伟达认证并实现量产,谁就将在下一阶段AI芯片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美光在HBM4的研发进程上正面临严峻挑战,可能错失关键市场窗口。
据韩国《首尔经济》报道,美光当前的HBM4产品在性能与功耗方面尚未达到英伟达的严格标准,公司或需重新设计芯片架构。若涉及制程调整,整体开发时程可能延后长达9个月,这意味着其难以在2026年内实现大规模量产。
HBM4作为专为AI训练和数据中心高负载运算设计的核心组件,对带宽、能效及堆叠整合技术的要求远超前代产品。在此背景下,韩国厂商已取得明显领先优势:SK海力士上月宣布建成全球首条HBM4量产线,三星电子也在近期半导体展会上公开展示HBM4样品,并启动量产准备工作,技术差距正在拉大。
业内分析认为,若美光无法尽快突破技术瓶颈,不仅将失去英伟达等核心客户的近期订单,还可能在新一轮AI服务器供应链中被边缘化。短期内,HBM4市场预计将由SK海力士与三星主导。美光能否在2026年重返竞争行列,将取决于其后续架构优化与良率提升的进展速度。
据韩国《首尔经济》报道,美光当前的HBM4产品在性能与功耗方面尚未达到英伟达的严格标准,公司或需重新设计芯片架构。若涉及制程调整,整体开发时程可能延后长达9个月,这意味着其难以在2026年内实现大规模量产。
HBM4作为专为AI训练和数据中心高负载运算设计的核心组件,对带宽、能效及堆叠整合技术的要求远超前代产品。在此背景下,韩国厂商已取得明显领先优势:SK海力士上月宣布建成全球首条HBM4量产线,三星电子也在近期半导体展会上公开展示HBM4样品,并启动量产准备工作,技术差距正在拉大。
业内分析认为,若美光无法尽快突破技术瓶颈,不仅将失去英伟达等核心客户的近期订单,还可能在新一轮AI服务器供应链中被边缘化。短期内,HBM4市场预计将由SK海力士与三星主导。美光能否在2026年重返竞争行列,将取决于其后续架构优化与良率提升的进展速度。
 
            上一条: SK海力士连续三季稳居全球DRAM市场首位
下一条: 产能预订一空,SK海力士明年产能扩大
 



 
     
 


 

 关闭返回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