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CJ存储启动第三工厂,布局DRAM新赛道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5-11-11
面对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建设带来的强劲需求,中国存储产业正加速自主化进程。据《日经亚洲》报道,中国最大的NAND闪存制造商CJ存储已在武汉正式启动第三座晶圆厂建设,预计2027年投产,同时加快第二厂区的产能扩充。这一举措标志着其在外部压力下仍坚定推进技术升级与规模扩张。
近年来,CJ存储持续突破关键制程瓶颈。尽管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后一度失去先进设备与技术支持,公司通过与中微半导体等国产设备厂商深度合作,在蚀刻等核心工艺环节实现重要进展,稳步推进128层及以上3D NAND闪存量产。更值得关注的是,多位行业消息人士透露,CJ存储正评估进军DRAM芯片领域,为未来切入高带宽存储器(HBM)市场铺路。HBM作为AI服务器的关键组件,需求正随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场景爆发而激增。
目前,中国另一家存储龙头CX存储已在DRAM领域占据全球第四的市场份额,并从DDR4向主流DDR5技术过渡,积极布局HBM相关产能。若CJ存储成功拓展DRAM业务,将与CX形成“双轮驱动”格局,显著提升中国在存储器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
据机构Omdia统计,CJ存储2025年资本支出已占全球NAND总投资的约20%。若扩产顺利,其2026年以产能计算的全球市占率有望达到10%,并在两年内挑战美光的行业地位,跻身全球前四;按营收计算,该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已占全球NAND市场的约5%。尽管当前主要聚焦国内市场,但随着技术成熟与产能释放,其全球影响力将持续增强。
在全球存储供应链高度集中的背景下——长期由三星、SK海力士、铠侠、西数、美光及思得等少数厂商主导——CJ存储的快速崛起不仅回应了国内AI基础设施对高性能存储芯片的迫切需求,也为构建安全、韧性的本土半导体生态注入关键动能。未来,随着NAND与潜在DRAM业务协同发展,中国存储产业有望在全球格局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CJ存储持续突破关键制程瓶颈。尽管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后一度失去先进设备与技术支持,公司通过与中微半导体等国产设备厂商深度合作,在蚀刻等核心工艺环节实现重要进展,稳步推进128层及以上3D NAND闪存量产。更值得关注的是,多位行业消息人士透露,CJ存储正评估进军DRAM芯片领域,为未来切入高带宽存储器(HBM)市场铺路。HBM作为AI服务器的关键组件,需求正随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场景爆发而激增。
目前,中国另一家存储龙头CX存储已在DRAM领域占据全球第四的市场份额,并从DDR4向主流DDR5技术过渡,积极布局HBM相关产能。若CJ存储成功拓展DRAM业务,将与CX形成“双轮驱动”格局,显著提升中国在存储器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
据机构Omdia统计,CJ存储2025年资本支出已占全球NAND总投资的约20%。若扩产顺利,其2026年以产能计算的全球市占率有望达到10%,并在两年内挑战美光的行业地位,跻身全球前四;按营收计算,该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已占全球NAND市场的约5%。尽管当前主要聚焦国内市场,但随着技术成熟与产能释放,其全球影响力将持续增强。
在全球存储供应链高度集中的背景下——长期由三星、SK海力士、铠侠、西数、美光及思得等少数厂商主导——CJ存储的快速崛起不仅回应了国内AI基础设施对高性能存储芯片的迫切需求,也为构建安全、韧性的本土半导体生态注入关键动能。未来,随着NAND与潜在DRAM业务协同发展,中国存储产业有望在全球格局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