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价格上涨,消费电子市场前景承压,摩根士丹利下调多家PC厂评级
报告指出,内存现货价格在短短两个月内上涨了260%,远高于2016年至2018年期间的涨幅。供给短缺的风险不断攀升,尤其是NAND可能导致产品交期延长,甚至迫使OEM厂商降低规格。根据大摩的模型预估,如果内存成本上升10%,硬件厂商的毛利率可能减少45至150个基点。
2026年宏观经济疲软,地缘政治和通胀问题持续干扰消费市场表现,存储器进入强劲上行周期,导致整机成本上升,并将迫使终端定价上调,进而冲击消费市场。基于此,机构下调了2026年全球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出货预测,分别从原先的年增0.1%和1.7%调整为年减2%和2.4%。
具体来看,2025年智能手机存储器价格上涨主要由DRAM驱动,第四季度DRAM合约价格同比上涨超过75%,使整机物料清单成本增加了8%至10%。随着DRAM和NAND Flash合约价格继续攀升,预计2026年整机物料清单成本将在今年基础上再提升5%至7%。对于原本利润较低的低端机型,品牌厂商可能调降该类产品的比例,并分层上调终端售价以维持正常运营。
存储器供应紧张状况的延续,使得规模较小的智能手机品牌获取资源的难度加大,不排除市场将进入新一轮洗牌,强者恒强的趋势更加明确。2026年笔记本电脑市场同样面临明显挑战,以2025年存储器价格上涨前的成本结构为基准,DRAM和NAND Flash合计占整机物料清单成本的比重约为10%至18%,预计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扩大至20%以上。若品牌选择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预计2026年笔记本电脑终端售价将普遍上调5%至15%,对需求形成实质压力。中低价位市场的换机动能可能显著放缓,企业与家庭用户倾向于延长设备生命周期。高价位市场虽相对具韧性,但预算有限的创作者和电竞用户也可能调整配置。综合来看,存储器价格持续上涨将使2026年笔记本电脑市场面临多重挑战,品牌需在规格调整、库存运作与通路补贴间取得平衡,以降低对销售与毛利的影响。
至于可视为PC外围延伸的监视器,其所搭载的内存多为小容量内存,受直接涨价冲击影响有限。其隐忧来自间接影响,若PC零售价格大幅调涨导致整体出货下修,将连带冲击监视器出货表现,因此监视器年度出货将从微增0.1%转为年减0.4%。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