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换人民币  当前汇率7.27

威刚董事长预警2026年全年吃紧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5-11-24
存储器市场正经历近二十年来最严峻的缺货潮,中国台湾模组厂威刚董事长陈立白近日指出,受人工智能和全球云计算服务商(CSP)需求爆发式增长推动,DRAM与NAND闪存双双陷入深度短缺,供需失衡已达到历史罕见水平。这一轮缺货不仅强度空前,持续时间也远超以往周期,预计至少将延续至2026年上半年,甚至DRAM可能全年都处于紧绷状态。
陈立白表示,当前市场“有钱也买不到货”,多家终端大厂——包括来自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美国及韩国的企业——纷纷由董事长或首席执行官亲自带队,前往上游原厂“跪求”供货。这并非夸张修辞,而是真实写照:由于产能极度紧张,客户即便提交多份订单,实际拿到的货量往往不足需求的三成。在此背景下,所谓“重复下单”(double booking)几乎不存在,因为供应商根本没有多余库存可供分配。多数客户连一年期的长期合约都难以签下,只能按月或按季度重新议价,供应链稳定性受到严重挑战。
此轮缺货的核心驱动力来自AI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CSP厂商对高带宽内存(如HBM)、DDR5及企业级SSD的需求激增,且均为自用型刚性采购,优先级远高于传统消费电子领域。与此同时,上游存储芯片制造商因DRAM毛利率显著优于NAND闪存,已将部分NAND产线转产DRAM,进一步加剧了闪存供应缺口。此外,传统机械硬盘(HDD)产能持续缩减,促使更多应用转向SSD替代,也推高了NAND需求。多重因素叠加,使得缺货程度比最初预期更深、更广。
价格方面,现货市场早已“涨翻天”。DDR3价格率先翻倍,DDR4与DDR5同样供不应求,其中DDR5因广泛用于新一代服务器与高端笔记本电脑,涨幅预计将在第四季度起超过DDR4。陈立白预测,未来两至三个季度,DRAM与NAND的合约价格将持续上扬,上游原厂2025年获利已十分亮眼,2026年盈利能力有望更上一层楼。
面对如此局面,威刚已启动战略性库存管理。公司自10月起加速囤货,董事长与总经理亲自协调全球供应商,争取额外配额,目标在2026年第一季度末前将库存规模提升至200亿元新台币,以保障上半年出货稳定。同时,公司采取“惜售”策略,优先保障长期合作的战略客户与主力客户,普通客户则根据现货情况弹性调配,避免因前期过度出货导致下半年断供。
尽管出货量受限,营收难以完全反映市场需求热度,但得益于平均销售单价(ASP)大幅上涨及前期较低的进货成本,威刚第四季度毛利率预计将明显优于第三季度。陈立白乐观预期,即便在供应受限的情况下,公司2026年整体业绩仍有望实现超过20%的增长。他强调,当前存储器产业正处于结构性转变的关键阶段,短期波动虽剧烈,但AI驱动的长期需求趋势未改,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续至2027年。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国大陆已有两家存储器厂商积极扩产,但其合计市占率仅约10%,短期内难以扭转全球供需格局。与此同时,部分智能手机与PC品牌因拿不到足够内存,已开始推迟新机发布或降低配置规格,但即便降规也未必能缓解缺料压力。陈立白坦言,若非HBM后段封测产能尚未完全释放,传统DRAM产能恐将被AI客户全部吸走,消费电子供应链处境将更加艰难。这场由AI点燃的存储器风暴,正深刻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运行逻辑与竞争格局。